《做一个讲道理的数学教师》读后感
读完某一作品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做一个讲道理的数学教师》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做一个讲道理的数学教师》读后感1
数学教师必须讲理,这已经毋庸置疑。关键是如何才能成为一个讲理的数学教师呢?做一个讲理的教师,教师首先要学会尊重。做一个讲理的教师,教师还要学会“讲理”。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思维的盲点,认知的误区,巧妙的讲理,把理讲到学生的心里,使学生明理。学生明了理,他们才不会觉得数学枯燥,才能体会到数学本身散发出来的理性之美,才会对数学本身产生兴趣。
书的封皮上最引人深思的一张图片便是罗鸣亮老师蹲下来与孩子交流。本书所要告诉我们的正是这一点。教师在教育孩子时,最应该做到的有以下几点:
一、要放下权威的架子,蹲下身子平等地与孩子交流,尊重孩子的权利。
二、把孩子当作自己的朋友,适当时放弃那双充满“爱”的手,让孩子健康自由的成长。
三、教师要以身作则,要知道单纯的“言传”往往很难让子女发自内心地完全地接受你的教育,只有教师做出了榜样,孩子才能真正的信服。
四、要能疏导孩子的情绪,尤其是对处于青春期的孩子,要积极耐心地帮助其疏导不良情绪。
五、教会孩子沟通的本领,让孩子主动说话并能正确的表达。这其中,教会孩子自信是最为关键也是首要的一步。
六、赏识孩子,告诉孩子:“你真棒”,赏识只要掌握了尺度和方法,那就是最能激发孩子潜能,最有助于孩子成长的教育方法。
七、掌握批语和惩罚的方法,批语和惩罚固然不是教育孩子的.最好方法,但如果用得好,也是非常具有效果的。
八、给孩子一个宽容的成长环境,让孩子充分体会你的爱,这是学校和家庭教育最为根本的一点。
欣赏名师的书是一种启迪,聆听名师的课是一种享受,践行名师的言是一种感动,自觉做一个明师更是一种境界的提高。当然名师的课堂给我们带来的不是简单的模仿,更多的是理性思考。我们要立足课堂,超越课堂;立足教材,超越教材;立足自我,更要超越自我。让我们跟着名师的步伐,在做一个“讲道理”的数学老师的大道上阔步而行。
《做一个讲道理的数学教师》读后感2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认同这样一个观点,即我们应摈弃不求甚解、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尽量呈现知识背后的来龙去脉,让学生学得明白,学得透彻。今天,罗明亮老师用他的一节〈长方形的面积〉教学展示,让我深刻体会到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做一个讲道理的老师。整节课,罗老师就用他那神秘的武器——信封和一简单的话:“你会讲道理吗?”巧妙地改变了学生的思维定势,让孩子在猜想中快乐地学习,在交流中获得意想不到的结果。从而拓宽了学生的思维,丰富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回想以前听过的〈长方形的面积〉教学。多数老师们总是期待学生在本堂课中总结出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急于推导出公式,然后利用所推导的公式解决问题。而这节课,罗老师却始终只要孩子们明白了“长方形的长表示一行摆了几个单位面积的小方块,宽表示摆了几行这样的小方块,相乘就知道这个长方形有几个这样单位面积的小方块,也就是长方形的面积”这个道理。毕达哥拉斯说过:“数学重要的不是知道了什么,而是怎么知道什么”。罗老师这堂课正是“怎么知道什么”的精彩演绎。
在这节课中,罗老师有两个教学片段令我感触特深刻:片段一;在课件出现一个长3分米,宽2分米的长方形和一个长6分米,宽1分米的长方形后,拿出一个信封,告诉学生:“这信封里装的就是上面两个图形中的一个,你们猜猜,可能装的是哪个,猜对了罗老师就把它奖给你。”所有学生同学看了看信封,都猜是装长3分米,宽2分米的长方形。接着罗老师又让学生讲为什么这样猜的道理,站起来回答的学生说:“因为信封的长度比第二个长方形的长度短,所以一定是装第一个”。当这位学生的思维得到全体同学(包扣听课老师)的肯定时,罗老师却从信封里抽出一个折叠的长6分米,宽1分米的长方形。全体同学“哗”的一声。这样的设计,既打破了学生的思维定势,又拓宽了学生的.想象空间,并为后面的学习作了很大的铺垫。所以,在课末,罗老师问学生,他家那面积20平方厘米的苗条的长方形的长有没有可能大于20厘米时,学生都能回答可能,并随着他的引导说出可能是多少。随即,罗老师问同学:“这个长方形我带得来吗?”这时的学生已再受思维定势的限制而一致说“可以”。
片段二:在课堂即将结束之际,罗老师再次拿出他的神秘武器——信封,告诉学生说:“这个信封里面装着一个由两行小正方形拼成长方形,每行4个。”让学生猜猜信封里长方形的面积,就在学生思考、交流、反馈后得出可能是8平方厘米,或是8平方分米,或是8平方米,或是8平方毫米,甚至也有可能是8平方千米的情况下,罗老师却再一次出乎大家的意料。拿出了一个由8个边长5厘米的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
罗老师说得对,数学教育的核心是让学生掌握数学本质,数学的课堂应注重培养学生想数学和说数学的能力。如果我们过早的抽象概括,会让孩子丢掉里面蕴涵的道理。所以数学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是“讲道理”的。让学生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而不是空穴来风。罗老师的这堂课不断的重复让学生“讲道理”,“理”不仅表现在数学知识前后的联系性和思维性,更体现学习过程是渐行渐悟;课堂教学上只有重复的让学生“讲道理”才能让学生感到方法的取得有脉可寻,而不是飞来陨石。
如何做个讲道理的数学老师,正是我今后努力的目标。
《做一个讲道理的数学教师》读后感3
数学本身就是一个讲道理的学科,其本身具有严谨的、条理清楚的、具有逻辑结构的知识实体。因此,教数学最重要的不是你知道了什么,而是怎么由浅入深地引导孩子知道为什么是这样。
那我们的教学讲道理吗?一不小心,我们总是把其中的“理”当成顺其自然的结论,认为无需再去验证了。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也可以看到题目中若出现“写出你的理由”这样的要求,该题的正确率一定会特别低。有些孩子刚脆不答,有些孩子则会表示“我知道但是我说不来”。是的,我们的孩子会做题,但不太会说理。这单纯地是表达能力的问题吗?作为教学组织者的我是否缺少了这样的引导意识?《做一个讲道理的老师》这本书深深地引起了我的思考,让我时常问自己:“道理讲透了吗?”几次实践下来,我发现“讲理”的数学课堂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儿童的内心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和探究者,讲道理的数学课堂则给了孩子这样的一个机会。
那怎么样讲道理呢?本书从“数学需要什么样的课堂”、“数学教学需要哪些道理”和“课堂该如何讲道理”三个层面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明理”的教师,也就是说我们要做到明数理,知教理,行道理”。对照书本,我发现自己对知识本质的学习还很不够,比如我也常常在备课的时候思考这个内容的本源起点是什么,但往往只是一想而没有去查找导致对知识的脉络不够熟悉。其实,数学知识不是一个个单独的个体,而是由无数知识点串成的一个知识体系,但在不同的知识点中都能找到新旧知识的生长点。教师只有立足生长点,才能更好地把握学生的只是基础,引导好他们联通新旧知识,把握知识本质。联系这里,我想到我们的拓展课案例《三角尺的再认识》中因为需要而提出了一个“单位角”的想法,那追溯到知识本源,就是所要组成的物体里含有多少个单位个体的数量。
大人跟孩子的视角不同,很多我们以为顺其自然的内容对缺乏生活生长经验的孩子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在“行道理”的路上我还有很多路要走,希望能继续参照本书,让我的学生能“做得来,想明白,说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