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优秀作文 > 体裁作文

《攀登者》观后感

时间:2022-10-02 05:13:29
《攀登者》观后感(15篇)

《攀登者》观后感(15篇)

认真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你有什么总结呢?为此需要好好认真地写观后感。千万不能认为观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攀登者》观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攀登者》观后感1

现代人常说这么一句话:“只要坚持,必定成功。”这句话一直激励着我向前去。

《攀登者》讲了我国第一支登山队去攀登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峰。

第一次,我国登山队经过重重险阻,在没有气象预报的情况下仍能抓住有利的窗口期,穿过了风口崖,登上了珠峰的最高峰。但遗憾的是在攀登的过程中,队长为了救人放弃了可以录下这一关键时刻的相机,导致他们只能在那里埋下一面可以证明中国人来过的五星红旗,却不能拍照向全世界证明。队员们留下了深深地遗憾解散了,这一散就是十几年。

第二次,在祖国的认可下,当年的三位登山幸存者又有幸带领一批爱国的年轻攀登者,进过魔鬼般的训练,再次挑战第一高峰。因为环境的恶劣,天气的多变,又是一次一次的失败,他们是再战再败、再败再战,期间有伤有亡,曾经让他们一度失去了战斗的勇气。

但就是由于队长的坚持,以及对成功的渴望以及气象学家的严谨工作态度,让他们最终抓住时期,最终登上了人类最高峰---珠峰。让那些说自己国家的人都登不上自己国家的高峰的人永远闭上了嘴。

这一时刻,队员激动了、国家扬眉吐气了、人民欢歌载舞了、我热泪盈眶了。

《攀登者》告诉了我,只要有克服困难的决心和毅力,坚持不懈的努力就没有实现不了的梦想!

《攀登者》观后感2

今天周末,在家里观看了上个月没来得及去影院观看的电影——《攀登者》。

影片《攀登者》讲述了1960年方五洲等人与队长一起攀登珠穆朗玛峰,然而中途遭遇了雪崩,队长去世了,方五洲为了救松林没能护住摄像机,但是最后他们在相互扶持下登上了峰顶,将属于中国的足迹留在了珠穆朗玛峰峰顶。那是1960年5月25日4时20分。但是,由于未能360度拍下峰顶,导致当时的成就未能被全世界所认可。最终,在1975年5月27日,9名中国登山员再次登上珠峰,他们留下了360度摄像,测量了属于中国的珠峰高度。

《攀登者》整部影片所呈现出的信念感,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一个信念,是生活前进的动力,也是会造就不平凡人生的前提。只要心存信念,就会不断催促着我们去发掘生活的方向,包括一个阶段的考试、一个生活的爱好、一个小目标等等,只要心存信念,困难和挫折便都无法阻拦我们奋进的脚步,无法挫败我们那颗坚定不移的心。信念,它是锤炼我们钢铁意志的熔炉,也是造就我们前进不馁的意志,更是一种不屈不挠的坚持。

《攀登者》观后感3

星期天上午7点50分,我们全班在电影院观看了《攀登者》这部电影。

在观影期间,我都没有离开座位,哪怕是一分一秒。电影放映了多长时间,我就坐了多长时间。

这其中,令我印象尤为深刻的是在第二次中国从北坡登顶珠峰时,遇上了十级大风。

当他们历经千辛万苦,穿过冰塔林,爬上北坳,到达大风口后;气象组突然向大本营汇报:大风口有可能出现十级大风,建议突击者立即后退。可副总指挥却命令大风来临之前,登上大风口。因为他太想让西方登山界早些承认,中国人爬上了自己的山。可风实在是太大了,突击队只好就地露营,准备调整一晚,明早出发。当他们以为一切都很顺利时,却没想到,一阵大风突然刮过来,卷走了他们的帐篷和随身物品,还差点带走了他们的一个队友。队长将携带的折叠梯展开,并用绳子固定好,可这也并不安全,梯子在半空中上下翻动,有好几个人因为没抓牢,差点被卷走。情况很不乐观。可在这时,他们发现,绳子在石头的棱角上越磨越细,最后“嘣”的一声,断了。石头也被这股劲从土里拔了出来,并以极快的速度朝着他们滚落下来。队长眼疾手快,又套住另一块岩石,并且用尽浑身力气,在最后一刻使梯子掉转方向,避开了滚落下来的石头,才保住了全队的性命,自己的胳膊却因此受了伤。

这一小段电影,让我深刻的体会到,人不能意气用事,不然,便会让自己和他人陷入危险,就像影片中的副总指挥一样。

《攀登者》观后感4

珠穆朗玛峰(俗称珠峰)是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位于中国与尼泊尔边境线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峰。

影片开始便看到中国国家登山队员遭遇了雪崩,许多队员都长眠于皑皑白雪之中,影片主角方五洲为救曲松林(兼职摄影师)而丢掉了摄影机,最终中国登山队于1960年5月25日登顶珠峰,并在峰顶留下证物。由于没有留下影像资料我们遭到了国际登山界的质疑,西方登山界有人拒绝承认我们登上珠峰。

影片中的一幕引起了我的思考,一个学生问方五洲人为什么要登山?方五洲回答道人类是注定要走向未来的,我们就要在这个不断探索未知世界的过程中走向未来。显然这个解释不足以让我冒着生命危险去像中国登山队员那样登顶珠峰,但当我了解到当时的背景后便不这么想了。当时新中国刚刚从战争中走出来,许多国家都想在我们身上谋求利益,中国与尼泊尔在珠穆朗玛峰领土划分上无法达成共识。因为从人类历史上来看,一直有一个天然的法则:谁先到达一片无主之地,谁就拥有这片土地的主权。这次登顶让中国在之后的谈判中占据主动权,从此珠峰北面属于中国。这次登山关系到我国的领土主权与民族尊严,中国登山队员为国登顶,寸土不让,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土地与尊严。

人为什么要登山?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在登山,我们登上的山名字叫做生活,我们可能并不像中国登山队那样勇敢与坚强,但我坚信,只要每天进步一点点,即便是一只乌龟我们也能走到终点。

《攀登者》观后感5

今天是10月1日,为了庆祝祖国七十岁生日,我和爸爸去电影院看了“攀登者”这部电影。

这部电影主要讲了中国登山队第一次登上珠穆朗玛峰时,因为没有拍下顶峰的照片,所以,苏联人怀疑我们没有登上顶峰;为了证明中国登山队能登上珠峰,国家组织第二支登山队伍,他们没有辜负国家的期望,终于把中国的国旗插在了珠穆朗玛峰峰顶上。

大家可能觉得登上珠穆朗玛峰并没有什么稀奇的,因为这种事情在电视上见多了。可是你们知道他们背后付出的汗水和艰辛吗?

登上顶峰需要四个阶段:北坳,大风口,冰裂缝,第二台阶。到达北坳时,才是真正的开始,天气寒冷,风向不定,突击队队长常五洲就是在北坳为了救战友而弄伤了胳膊。当到大风口时,突击队遇上了十级大台风,当时,巨大的岩石都能被刮跑,而突击队员们就是这样随时能被刮跑的情况下度过了一个惊心动魄的夜晚,到了冰裂缝,地上的冰裂缝全部被雪覆盖,只要稍不留神,就会掉下悬崖,直到冻死。挺过了三个阶段,就迎来了最大的困难:第二台阶。第二台阶最大角度为70度,如果遇上台风或雪崩,就会被刮跑,或者被雪淹没,那时候生命是以秒为单位,突击队队长就是在那里牺牲的。

我很佩服攀登者的勇气,他们不 ……此处隐藏1422个字……观众瞩目的演员,导演,他的战狼系列开启了中国电影的新纪元,也让他从一个功夫小子顺利转型导演,可谓是如今国内含金量的一个演员,而今年贺岁片中的成功逆袭的《流浪地球》,也再一次证明作为演员和投资人的吴京的眼光!

而《攀登者》这部电影作为新中国70周年的献礼,演员阵容自然是群星闪耀,除了吴京还有被誉为拥有教科书般演技的演员张译,国际女星章子怡,实力派男演员胡歌,以及华语功夫巨星成龙。

《攀登者》观后感11

《攀登者》讲述的是为弥补1960年中国登顶所留下的遗憾,1975年,由“一代攀登者”方五洲(吴京饰)、曲松林(张译饰),“二代攀登者”徐缨(章子怡饰)、李国梁(井柏然饰)、杨光(胡歌饰)两代攀登者组成的中国“最强攀登联盟”,举国之力,向珠峰发起冲顶挑战。

在攀登过程中更是不断遭遇各种难以预测的危险时刻,多次命悬一线。在种.种困难面前,众人未曾妥协,选择团结一心,带着向死而生的攀登精神,奋勇向前,展露骨子里坚韧不拔的民族气节。

“不到长城非好汉,登顶珠峰真英雄”方五洲和他的队员们正在前行,登上去,活下来,让世界见证中国奇迹。“冲顶中国高度,攀登永不止步”一步一步的向前,他们在挑战人类极限,他们在书写中国辉煌。山高绝顶人为峰!如果奇迹有颜色,那么它的颜色一定是中国红。

这是一种坚持,一种信仰,给予我们前进的力量。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春华秋实,70年不屈不挠,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闪耀在天空,它承载了我们对祖国的热爱。为了共同的信仰,多少人前赴后继抛头颅、洒热血。这些感人泪下的故事,让我对爱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懂得了爱是一种力量,爱是一种承担,爱是一种荣耀,爱是一种回报,爱是一种奉献……今天的我们更要向爱护生命一样,爱护五星红旗,因为它神圣不可侵犯。接过长辈的旗帜,树立远大理想,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学习。

《攀登者》观后感12

9月19日,电影《攀登者》同名主题曲于零点正式上线,该曲由国内著名词作家陈涛、著名作曲家王备共同创作,并邀请乐坛实力唱将谭维维深情演绎。歌曲大气磅礴,词曲具有深厚感染力, “背朝灯火,面朝星光,下一步就在前方”、“必定有我,登上绝顶,只为国旗飘扬”歌词中更是透露出中国攀登者势必登顶的决心和信念。

正如歌词所说,天地苍茫,哪是方向。在登山途中,等待这群攀登者的是无所不在的危险,而其实在绿幕包围的拍摄场里,演员的登山戏,也是一项攻坚战。最为主演,吴京是串起这支登山队的灵魂人物。

1960年和1975年,中国人两次登顶珠峰,他扮演的方五洲都担任了队长的角色。前后20xx年的坚持,方五洲非登不可的理由,除了心中那份国家荣誉感外,还有对队友的'那一句承诺,一句承诺,一份信仰。方五洲牺牲了自己的青春还有爱情。

在此前发布的预告中,吴京饰演的方五洲和章子怡饰演的徐缨,两人之间的感情线已经十分明朗,从青涩少年到成熟中年,他们是队友是情侣是艰难年代里那抹最甜蜜的色彩。但如虹的音乐视频好像泄露了两个人的情感走向。

那座无形的山,那群集结对抗雪崩的人,那座通向登峰的中国梯,9月30号,攀登者的故事即将上演。

《攀登者》观后感13

国庆假期,我观看了《攀登者》这部电影。

《攀登者》主要讲述在1960年5月25日,中国登山队成功登上了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可是,队长方五州因为救人,把相机丢了,没能拍到照片,因此,西方国家就说:没有照片,怎么能证明登上了珠峰。就因为这句话,让我们国家被耻辱、嘲笑了整整15年。终于,在1975年,国家决定,同志次组建登山队,经过多次的训练,登山队再次向珠峰发起了冲峰。终于迎来了攀登珠峰最好的窗口期,中国登山队终于成功登顶。

在登山的过程中,令我最感动的是,在李国梁的带领下,登山队再登珠峰北坡的第二台阶时,他被一个氧气瓶打中了脑袋,滚下了山,因为,他们的腰上都寄有线,便会把其他人也带了下去,可就在要落下悬崖的时候,后面的一个同志拿出镐子,将镐子打进了雪地里,其他同志没有落下山,但是,李国梁却吊悬在悬崖边上了,一个同志要他把手给他,李国梁同志却把相机给了他,把自己的线割掉了,最后,相机保住了,李国梁同志却坠落山涧,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看完这部电影,我不禁想到这句话:“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是啊!攀登着为了国家的领土,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也要登上珠峰,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攀登者》观后感14

国庆期间,爸爸妈妈带我去看了一部电影—《攀登者》。

1960年,中国组织登山队等珠穆朗玛峰,当时,尼泊尔等上了珠穆朗玛峰,并且说珠穆朗玛峰是他们的,中国就决定也要登上珠穆朗玛峰,在外国人面前展示我中国人的真正能力。

1960年的一个夜里,中国登山队三名成员成功登顶,可是万万没有想到,在方五洲救曲松林的时候,摄像机掉下了山谷,登顶了之后,没有东西拍摄,他们就拿了一个手电筒,把国旗放在电筒里埋在雪里,下山了。

可是外国人不承认,在1975年,登山组委会书记又组织了一批人登山,包括第一次等的人,他们要走北峰登,北峰非常危险,尼泊尔是从南峰上的。第一次他们等到了大风口,因为有成员受伤,需要治疗,所以他们不得不撤退。第二次,一名摄影师带了一群年轻人登山,到了第二台阶,准备搭梯子,正当他们拍照时,队长被一个氧气瓶砸晕,为了不让摄影机带入深谷,牺牲了自己,他们也撤退了。

每年有2个窗口期,都过了,暴风雨要来了,气象组说,等风暴过后就还会有一个短暂的窗口期。于是他们就坚持了下来,终于在1975年登上了珠穆朗玛峰,同时还建了一个人造梯,插上了中国国旗,拍下了照片,纪念这神圣的时刻。

不畏艰难,勇攀高峰,胜利终将属于你。

《攀登者》观后感15

看完电影《攀登者》让我想起来,今年的九月一日《开学第一课》夏伯渝老人的英雄事迹。

26岁的夏伯渝在第一次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时候被冻伤而做了截肢手术,但是,失去双腿的他没有放弃梦想,先后五次再向珠峰发起挑战,终于在2018年5月,以69岁高龄成功登顶珠峰,站在珠峰峰顶挥舞着五星红旗。

然而,令他自豪的不仅仅是站在了世界最高峰,更是因为他参与了1975年中国登山队在珠峰北坡8600米高度,号称第二台阶的一个九十度的绝壁上架设了“中国梯”这一壮举。虽然那是一个十分普通的梯子,但是在架设的过程中也是十分的艰难,因为海拔高,本来就缺少氧气,再加上天气极寒,他们每做一个动作都需要耗费很大的体力,最终用了一天时间,才将“中国梯”牢牢地架设在了第二台阶上。此后,相继有1300多名登山队员,踩着夏老他们架设的“中国梯”,从珠峰北端登顶。

经历几十年的历程,夏老那颗希望五星红旗在珠峰飘扬的初心,始终激励着他即使失去双腿也一定要站在峰顶如今的中国已毅然屹立于世界东方,今后,中国将继续展现大国姿态,中国桥、中国路、中国车、中国港、中国网等一系列超级工程建成,让每一名中国人都为五星红旗永远高高迎风飘扬而骄傲、自豪,但是,永远也不能忘记那部挂在世界之巅的“中国梯”。

《《攀登者》观后感(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