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资料 > 教学设计

初中音乐课《走进非洲》教学设计

时间:2022-08-13 23:47:24
初中音乐课《走进非洲》教学设计

初中音乐课《走进非洲》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初中音乐课《走进非洲》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初中音乐课《走进非洲》教学设计1

设计思路

通过演唱歌曲、欣赏舞蹈以及为歌曲配合唱等创造活动,引导学生发现和充分认识非洲传统音乐文化的特征,了解非洲音乐对现代东、西方流行音乐的深刻影响,唤起学生对非洲音乐文化的感情,激发学生了解和认识世界各民族音乐文化的强烈愿望。在设计思路上体现的是“体验、探究、升华”的教学方法。

体验:通过对于歌曲的处理,层层深入,让学生在反复体验中感受和理解,从而把握和表现南非民歌的风格。

探究:通过为歌曲配合唱探究非洲人声具有自然的多声性,能轻易的形成三度、四度、五度类似奥尔加农和简单卡农的多声结构形式,并以二声部为最常见。

升华:以南非民歌《当太阳降落》──模仿非洲黑人舞蹈为主线贯穿整个教学,层层递进、步步升华,使教学焕发新时代的色彩。

教学目标

1、能熟练地演唱歌曲《当太阳降落》,并能准确表现歌曲的音乐风格。

2、通过欣赏舞蹈和学做舞蹈动作,能辨认、识别非洲音乐和舞蹈,并能了解非洲音乐节奏特点与舞蹈的密切关系。

3、模仿非洲黑人舞蹈。

教学重难点:

欣赏非洲独具特色的音乐文化,能模仿和学习一两种独特的音乐表现法。

教学用具:

钢琴、油彩、草裙、贝壳、纸盒、羽毛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言:

教师:今天我们要去环球之旅的第三站──非洲。

非洲大陆,以撒哈拉沙漠为界分为两大部分,撒哈拉沙漠以南,称为南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北,称为北非。北非的音乐,深受阿拉伯文化的影响,几乎可以说完全阿拉伯化了,人们通常将北非音乐归于阿拉伯音乐。撒哈拉沙漠以南不少地区还保存着自己的传统音乐,我们所说的非洲音乐通常指这些地区的传统音乐。让我们听一首南非民歌《当太阳降落》。

二、学唱歌曲

1、欣赏歌曲《当太阳降落》,感受歌曲的情绪、风格特点。

教师小结:人声演唱是非洲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一首典型的非洲民歌,歌曲以朴实的音乐语言叙述了黑人对家乡缠绵的思念和急于回到故乡的迫切心情。

2、教师范唱歌曲,鼓励学生轻声模唱。

3、演唱歌曲(三至四遍):

(1)完整连唱歌曲,要求用一半的音量。

(2)处理歌曲,重点突出歌曲的特点。对学生提出的个别难点,进行单独练习。

(3)请学生思考还有哪些自己熟知的黑人歌曲。教师带领大家共同思考,列举《深深的云》《云车,你飞下云端》等歌曲。并告知学生,这些在美国流行的黑人歌曲正是伴随着黑人被掳掠的历程来到了美洲大陆。

(4)总结非洲歌曲旋律、节奏的特点。

(5)启发学生指出黑人歌曲具有多声部的特点。

(6)教师应用五度关系,为学生演唱的歌曲《当太阳降落》第一段伴唱。

(7)有感情地完整演唱歌曲。

三、探究与拓展

1、了解非洲黑人舞蹈的特点(节奏强烈,强调人体的每个部位,如头、颈、肩、胸、腰、胯和四肢的表现力),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2、黑人舞蹈不仅为宗教信仰和各种仪式以及劳动需要而产生和存在,也是非洲黑人用身体动作和节奏表达思想情感和生命体验的最重要方式。

3、观看丰多姆佛罗姆舞蹈录像,了解这种舞蹈表演场景和社会功能。

(1)启发学生根据舞蹈进行想象:该舞蹈是表现黑人劳动、休闲娱乐、求雨、丰收、还是表现黑人狩猎的情景?

(2)介绍黑人舞蹈的形式,初步了解黑人舞蹈服饰、面具、化妆和舞蹈音乐的特点。

4、指导学生总结归纳该舞蹈动作的特点。

四、创作

1、引导学生学跳黑人舞蹈。

2、用老师准备的用品化妆、做面具,扮演非洲黑人。(将学生分为两个大组)

3、随着丰多姆佛罗姆舞蹈音乐表演狩猎的舞蹈场面。

4、分组表演,一部分学生演唱歌曲《当太阳降落》,一部分学生用打击乐器伴奏。

五、延伸

聆听当代流行歌手演唱的摇滚风格的歌曲,引导学生注意传统演唱方式与摇滚演唱方式在节奏上的变化和差异。

非洲黑人舞蹈对美国和其他西方世界的音乐舞蹈产生了很大影响。它特有的节奏是现代西方大多数流行音乐舞蹈的来源,爵士乐、摇滚乐、迪斯科音乐舞蹈的动作和节奏中,可明显看到非洲黑人舞蹈的影响。

六、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感受了非洲黑人歌曲的特色,了解了非洲音乐节奏特点与舞蹈的密切关系,体验了非洲丰富多样而独具特色的音乐文化,让我们热爱世界民族音乐文化遗产,树立多元文化的价值观念。

  初中音乐课《走进非洲》教学设计2

教材分析:

这首扎伊尔民歌属于赞颂歌曲,表达了扎伊尔人民对祖国,对领袖的热爱和赞扬。歌曲为大调式,一部曲式,音域只有八度,歌中多切分节奏,多重复手法。这是非洲黑人音乐的特征之一。

学情分析:

本节课所教授的对象是八年级,他们经过初中一年的音乐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素养,对音乐课有自己的想法,对音乐也有一定的感悟,自主参与度高,有一定的创编能力。为了更好地表现歌曲的风格,教材中《咿呀呀欧雷欧》歌词采用了原文音译,学生在咬字发音上会有困难,而且正值变声期,所以本节课,以审美为中心,兴趣爱好为动力,激发学生了解世界不同音乐文化的愿望为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非洲音乐文化的重要窗口——鼓简单了解非洲音乐,学习歌曲《咿呀呀欧雷欧》,引导学生为歌曲创编,丰富完善作品。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创编等实践活动,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歌唱表演。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同学们感受非洲音乐风格和魅力,拓宽音乐文化视野,激发学生们了解非洲音乐的兴趣。

教学重点:

综合体验为主,感受非洲音乐的重要元素——节奏。

教学难点:

歌曲歌词的发音、切分节奏的演唱,尝试为歌曲创编节奏丰富歌曲。

教学准备:

PT课件、钢琴、非洲鼓、沙锤、手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图片

师:通过观察,你看到了什么?

生:金字塔、撒哈拉大沙漠、尼罗河…

2、呈现主题:走近非洲音乐

师:今天,老师将带着大家一起走近非洲,感受非洲音乐的魅力。首先我们先通过一个短片来简单了解一下非洲。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视频导出主题。

3、播放音乐,请同学举手回答

师:这是一首在祈雨仪式上演唱的一首颂神歌——《祈雨歌》;那么,在刚才的听赏过程中有哪些细心的同学注意到音乐中的主要伴奏乐器是什么?

生:鼓

[设计意图]用一首粗犷、豪放歌曲,加之老师的言语引导,既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的兴趣,又能引出非洲传统音乐的灵魂——鼓。

二、新课教学

(一)非洲传统音乐的灵魂——鼓

师:①非洲音乐最突出的元素:节奏;②节奏的基础:打击乐器;③鼓在非洲人生活中有其他打击乐器无法比拟的地位。

1、鼓的种类:传讯鼓、木头鼓、非洲鼓(出示图片及相关介绍)

2、非洲鼓(教师拿出实物,带学生简单了解形状、演奏方法、演奏姿态等)

[设计意图]教师出示实物,让学生近距离观察,既拉近师生距离又让学生感觉与非洲音乐更近了,更是激发学习的兴趣。

3、师:请同学们想一想,在非洲,鼓被称为会说话的鼓,可以传递讯息、示警,但它并不能真正说话,那么,它是靠什么来传递信息的呢?(教师播放《鼓语》,学生讨论,回答)

生:节奏、速度、力度……

[设计意图]通过自己的“听”、“想”和老师的“说”,自己总结出非洲音乐的重要特征之一——节奏,为下一环节的节奏练习和创编做好铺垫。

(二)非洲传统音乐的重要元素——节奏

1、师:老师传递信息,大家来接收信息。(集体、小组、个人)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力度、速度、节奏变化的魅力。

2、师:同学们的听力和反应能力都非常棒,那接下来请同学们为一首非洲扎伊尔民歌设计、创编、伴奏。

3、分组创编节奏型为歌曲伴奏(非洲鼓、沙锤、手铃),播放背景音乐《咿呀呀欧雷欧》。

4、学生小组展示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主要是为了激发学生们的创造能力和同学之间的配合默契度。为更好的演绎作品做准备。

(三)非洲传统歌曲——《咿呀呀欧雷欧》

1、师:刚才我们聆听的歌曲是用非洲扎伊尔的加拉语演唱的,歌词内容表达了扎伊尔人民对祖国、对领袖的热爱和赞扬之情。

2、学生观察歌谱、熟悉歌词。

3、老师带领学生按节奏朗读歌词。

4、介绍:切分节奏

5、跟录音学唱歌曲

[设计意图]非洲歌曲用当地语言演唱,更能让学生们感受到民族特色。有丰富的节奏型加上富有特色的演唱,会使音乐形象更加丰满。

三、拓展演绎

尝试用声势乐器动作为歌曲《咿呀呀欧雷欧》伴奏、伴舞。

1、歌曲演唱

2、乐器伴奏(非洲鼓、沙锤、手铃)

3、伴舞动作……

[设计意图]通过本环节除了让学生们感知、表现音乐,更是培养了他们的合作能力,感受集体的力量。

四、课堂小结:

多姿多彩的非洲音乐不仅让我们联想起充满神秘色彩的非洲大陆,也让我们联想起那热情奔放的非洲人民。他们与生具有的歌喉和歌舞,另世人叹为观止,已经成为世界音乐艺术的重要内容。他们用鼓来传递信息和表达情感。他们在歌舞中生活,在生活中歌舞。

《初中音乐课《走进非洲》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