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资料 >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方案

时间:2022-11-30 01:16:11
【热门】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集锦四篇

【热门】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集锦四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效开展,预先制定方案是必不可少的,方案是书面计划,是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等。方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一、教材分析

《爷爷和小树》是一篇富有童趣的课文。它以孩子的口吻、孩子的视觉、孩子的语言,叙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亲密和谐的关系。冬天,热心、慈爱的爷爷为小树御寒;夏天,懂事、善良的小树为爷爷遮阳。这是一幅多么美丽、动人,富有人情味的图画。人与树的关系是亲密的,互相帮助,互相关心的;人与自然也应当是和睦相处的,而我们小朋友与小朋友之间更应当互帮互助。

二、设计意图

1、小学1——2年级要认读生字1600——1800个。同时又要让学生在起始的阅读教学中,感受到阅读课文兴趣,因此,本课教学中,力求落实好10个生字以及5个偏旁的教学,同时,把认读生字放在课文中去理解体会;让学生在整体的朗读中,巩固生字的认读。力图很好地体现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

2、充分发挥学生合作学习的优势来解读课文,认读生字,掌握偏旁。教学设计中,通过让学生“说、认、读、找、比”等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质疑、讨论,来突破“暖和的衣裳”、“绿色的小伞”这两个阅读理解的难点。

3、运用想象,延伸课外。小学生是最富想象力的。本课富有童趣,从而设计“假如你是小树,你会说些什么?”“爷爷和小树之间会说些什么?”来激活学生的思维,充分利用学生平时生活经验的积累,给小树加以人物化的想象。本课结束,以树木对我们人类的作用,作为课外的延伸,从而激发学生热爱树木,珍惜自然的美好情感。

三、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不、开、四、五”四个字。认识1笔画“乚”和五个偏旁“父、刂、冫、人、灬”。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情感目标:

(1)培养合作互爱的情感,学会与人共处。

(2)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爱护花木。

四、教学流程

一、由图片引出课题

1、贴“小树”请学生用“小树”一词说一句完整的话。

2、贴“爷爷”出示词语“爷爷”教学生字“爷”(1)比较爷——爸(2)教“父”字头

3、在两幅图中贴上“和”,齐读课题。你们想编一个爷爷和小树之间的故事吗?

4、出示图一、二,让学生说。(什么时候,谁在干什么?)

(1)自由说(2)指名说

看课文是怎么写的。

二、读通课文

1、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

2、同桌互读,检查。

5、出示词语(请学生读准“和”两种读音,以及“不”的变调)爷爷和小树暖和不冷了不热了

4、齐读课文。

三、学习生字

1、在课文中找到生字,圈出来,读读字音,看看你能记住它吗?你是怎么记住的?

2、四人一组合作

(1)拿出生字卡片互相读。

(2)说说用什么办法记住生字

3、教师把生字贴在黑板上,指名上台说说你认识哪个字?是怎么记住的?领读(组词读)

4、师随机出示新偏旁“刂、冫、人、灬”让学生认认、读读、记记

四、再读课文

1、四人合作一起读2、比赛,指名小组读

五、游戏“当小小啄木鸟”

1、师在黑板上帖一棵“流着泪”的小树,告诉学生,小树上有许多虫子,让学生当啄木鸟医生给小树捉虫。

2、学生拿出信封里的画,树上的“小虫”上都有一个生字或偏旁,读给同桌听,读对了,就划去一条小虫,看谁捉的小虫多。

3、最后老师在黑板上贴出“有笑脸”的小树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一篇故事性的说明文。文章写的是二百年前美国独立不久,政府为了捍卫主权,急需定制4万多支毛瑟枪,一位叫惠特尼的青年挺身而出,发明了标准化的生产方式,在当时有限的制造工艺下,与总统签定了生产合同。从而显示出标准化在现代大工业生产中的意义,揭示了发明创造不只表现在有形的物品上,还表现在科学的方法上的道理。

学情分析

学校电教设备齐全。每个教室都有多媒体、电脑等。班里所有学生的家中都有微机,90%的学生在家都能上网。学生已初步具备利用网络查阅资料、提问题、探究阅读、合作学习的能力。在课前,学生已通过网络等手段查阅了有关资料。对本课的内容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较合适。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语,理解课文内容,读懂惠特尼发明的标准化的想法和做法,感知标准化对于现代化大工业生产的重要意义。

2.认识分号对掌握要点的作用,初步掌握分号的用法。

3.提升不断探索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

课文的第二部分是全文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惠特尼发明标准化的想法和做法,感知标准化对于现代化大工业生产的重要意义。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好课件;学生预习课文、查找一些重大的发明人和相关的发明资料。

教学过程

一、从发明家导入新课

1.你知道哪些发明家?他们都发明了哪些事物?(学生结合搜集的有关资料介绍发明家的各项发明。)

2.过渡:有一个人发明的东西,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你们知道他是谁吗?他到底发明了什么东西呢?

[设计意图:从学生自己知道的发明家入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对比的方法,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思考:课文中介绍的主要人物是谁?他到底发明了什么东西呢?把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标出来。(学生自读课文,划出不明白的地方)

2.学生读文后质疑。(预计出现的问题:什么是标准化?标准化有什么特点?标准化的想法和做法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原来制作毛瑟枪的方法和标准化制作的方法有什么不同等。)

3.检查学生生字新词的学习情况。重点检查:机械

捍卫

缝纫等词。

三、细读解疑,理解品悟

带着学生提出的以上问题理解课文。

18世纪以前,德国著名枪械设计家彼得保尔?毛瑟发明了一种枪,人们称之为毛瑟枪,它是当时普遍使用的一种枪械,惠特尼的发明就和它有关。可是枪不是他发明的,造枪的技术不是他发明的,他甚至连一个零件也没发明。他究竟发明了什么呢?

重点突破:从文章的重点句入手,引导学生理解体会。你知道惠特尼发明了什么吗?枪不是他发明的.,造枪的技术不是他发明的,他甚至连一个零件也没发明。惠特尼发明的是一种方法标准化:成批生产同一种零件,然后统一组装成成品变成批量化生产了。

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标准化?标准化有什么特点?

1.标准化的想法和做法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

2.原来制作毛瑟枪的方法和标准化做法有什么不同?边读边画出有关的语句,在小组内读一读画出的句子,交流这两种做法的不同之处。

(1)画句子,读句子,小组讨论。

(2)全班交流。引导学生从制造、生产、修理等三个方面进行比较、区别。

(3)指名读句子,体会分号的用法、作用和好处。(学生自己总结)谁能运用分号说一句话?(学生练习运用分号)

(4)经过刚才的比较,你们知道标准化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做法吗?(引导学生自己总结,也可以从课文中找出有关的语句回答。)

3.这种方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好处?请联系生活谈谈。

4.教师小结标准化的意义:只有标准化的产品,才能快速大量生产,广泛使用。

5.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复述课文:假如你是200年前的惠特尼,会怎样对总统和参观的人进行解说,介绍自己的做法?(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假设自己是总统和参观的人又会问些什么。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复述课文的兴致,又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6.惠特尼的发明和其他发明有什么不同?你认为导致他与众不同的成功发明是哪些因素?(学生自己总结:认真观察、钻研、不怕挫折等等)对你有什么启发?

四、总结全文

惠特尼的发明多奇妙呀!它启发我们,发明创造不只表现在有形的物品上,还表现在科学的方法上。

五、作业

拓展阅读:自由朗读《看的学问》。

点评

这是一篇很有特色的教案。整个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让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美国学者布鲁巴克说过: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原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问题是人们认识活动的启动器和动力源,是从未知到已知的过渡形式。提出问题后,再进行整理筛选,选出最有价值的、牵一发而动全文的重点问题,带着这一感兴趣的问题品读探究,小组讨论交流,就能很好地解决问题,理解内容。这样就能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探究精神。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教学目标:

1、 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能在词语中辨析多音字;正确读写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 学习课文,能划出描写武士射箭和卖油老翁注油动作熟练的句子,知道其本领源于熟能生巧。

3、 能将课文的学习和实践操作结合体会熟能生巧的意义。

4、 想像说话,发展语言,发展思维。

教学重点:

能划出描写武士射箭和卖油老翁注油动作熟练的句子,知道其本领源于熟能生巧。

教学难点:

能将课文的学习和实践操作结合体会熟能生巧的意义

一、回忆揭题:

请大家回忆一下,已学过的课文《老张卖糖果》,老张卖糖果一抓就准,“一抓就准”是什么意思?

像这样的人,老师也碰到过,我每次去城西菜场买豆芽菜时,我说买一元,那妇女也是一抓一称,正好一元。像他们这样的本领在我们的生活中常会碰到,你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一下他们的本领吗?

出示:熟能生巧 读课题

这是一个成语,今天我们来学习有关它的故事。

二、 自学感知:

1、 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课文写了哪些人?什么事?你最佩服谁?

2、 读后交流:课文写了哪些人?什么事?

武士 射箭 百步穿杨

老翁 卖油 滴油不沾

谈谈你佩服谁?

三、 学习体会:

老师读了课文后也很佩服他们高超的本领。下面我们先来学习描写武士射箭部分。

1、 自由读第1--2段:哪些地方让你最佩服?找到具体的句子读读体会体会。

2、 读后交流:

读有关的句子,谈自己的体会。

练习朗读

能演示一下这一段的内容吗?

3、 演一演:你们演示得不错,但老师总觉得没有像武士那样好?为什么?

4、 假如你在场会说什么?分小组说说---交流 朗读大家欢呼的句子。

5、 当大家一片喝彩时却传来一个声音:老师读老翁的话:这没什么?熟能生巧,不过手熟罢了。

6、 练习朗读体会,老翁说此话的语气。

7、 假如你听到此话会怎么想呢?读武士的话。

他能说此话,必有其道理。请学下面的内容,谁谁你佩服老翁的理由。

8、 你想试一试真的注油吗?指名上前演示。

9、 自我评价一下注油的过程。

读老翁注油的过程。你想说什么?在场的人和你们一样的惊讶、佩服、赞叹。

10、此刻的武士在想什么呢?

11、讨论:假如老人和武士换一下呢?(都不行了。)

12、 想象:武士第一次射箭时的情景?老翁第一次注油的情景。第二次呢?武士今天能百步穿杨,老翁能滴油不沾都是经历了好多年这么一次次的练习,练得多了,找到了窍门,本领就高了。

出示句子:这没什么,熟能生巧,不过是手熟罢了。(不必炫耀)

我也没什么,只不过熟能生巧罢了。(很谦虚)

四、 总结明理:

我们不能滴油不沾,而老人能,我们不能百步穿杨,而武士却能。他们的那手本领都源于熟能生巧。

学了课文,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我们学习课文,发现了一些问题,解决了一些问题,又发现了一些问题,这很好,学习就是这样。

五、 作业:

1、 抄写生字和词语

找找生活中熟能生巧的事例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西班牙民歌,作者以简洁自然纯朴真实的语言,字里行间,意蕴幽长。通过生活中最简单的一个表情微笑,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整个社会大家庭更加和谐。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人性的呼唤。

教学目标

1、学会本文,了解生字,正确读逝、隆、顿、转瞬即逝、善良淳厚这几个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诗歌的表达方式。

3、使学生知道微笑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知道人与人之间应当和谐相处。

课前准备

多媒体、录音带

课时

2课时

板书设计

微笑

花费很少,价值却很高

时间很短,留下美好回忆

无论穷富,都需要微笑

巨大的作用

请别人用微笑表示宽厚

发出倡议永远微笑吧

教学活动设计

一、情境导入

1、教师播放录音带《歌声与微笑》。

2、听了歌曲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初读课文

1、教师播放录音,提要求:

(1)本文为什么以《微笑》为主题?

(2)课文中几次提到微笑?

2、检查课后生字、词语

特别提示形近字:逝与浙隆与窿顿与吨

(二)再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诗人为什么把微笑比喻成最好的身份证?你是怎样理解?

2、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谈谈自己的看法。

3、教师指导学生谈自己的感受。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相似的关键语句,启发学生联系实际谈对文中诗人为什么把微笑比喻成最好的身份证的理解?

4、文章前五个自然段,都是提到微笑给我们生活中带来的美好与幸福,让我们知道人与人之间有时一个微笑就以足矣!第六自然段作者笔锋一转,提示我们我忘记对你微笑,你能否给我一个微笑?这应该是本文中的经典,告诫我们彼此之间要相互理解,和谐相处。

三、拓展延伸,畅所欲言

1、你经常把微笑送给别人吗?你曾感激的接受过别人的微笑吗?

2、学生联系实际谈经历。

3、学生把谈到的实际生活中的感受写下来。

作业设计

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课文。

在实际生活中体会感受微笑的重要意义,并随时记录下来。

板书设计

微笑

花费很少,价值却很高

时间很短,留下美好回忆

无论穷富,都需要微笑

巨大的作用

请别人用微笑表示宽厚

发出倡议永远微笑吧

《【热门】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集锦四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