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并序》教案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琵琶行并序》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琵琶行并序》教案1一、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1、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感受诗歌的魅力。
2、品味诗歌意像,感受诗歌意境,体会作者情感。
3、通过人物形象分析,理解诗人天涯沦落、愤愤不平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解读诗歌的形象和语言,提高鉴赏水平。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音乐是一种无形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它不像蓝天白云、飞禽走兽、山峰河流那样可视可感。如何才能把这难以捉摸的音乐用文字表现出来呢?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是描写音乐的典范,自唐以来历咏不衰。今天,我们就一起聆听这美妙的音乐。
2、写作背景
白居易生活在由盛转衰的中唐时期。当时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很尖锐,外族不断入侵,自安史之乱后,国内连年战乱,民不聊生。朝廷宦官专权跋扈,藩镇割据作乱,统治阶级内部朋党之争日益加剧,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日渐衰微,人民生活困苦不堪。白居易早年避乱江南,接近人民,对政治的混乱,人民的疾苦深有感受。他为官有”兼济天下”之志。元和三年(公元808年),白居易担任左拾遗(谏官),多次向唐宪宗上书,提出一系列改革时弊的措施,同时他又写了揭露黑暗政治,反映人民疾苦的《新乐府》、《秦中吟》等讽喻诗,结果触犯了掌握军政大权的豪门贵族,引起唐宪宗和一些权臣的恼恨。元和九年被改任太子左赞善大夫这一闲职。
3、作者介绍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继杜甫之后的又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积极提倡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反对“嘲风月,弄花草”,作品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琵琶行》是一首七言长篇叙事诗,继承了汉乐府叙事诗的传统,是初唐以来七言歌行的代表作,带有很强的抒情性。由于叙事与感情的结合,白居易的长篇叙事诗优美动人,可以说是我国古典叙事诗又一新的高峰,在诗人生前,就被广为传诵,所谓“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歌唱《琵琶行》。”时至今日,千百年过去了,但仍然感人肺腑。
4、题目解说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白居易还有《长恨歌》。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三者虽名称不同,实则大同小异,常统称“歌行”。是一种具有铺叙记事性质的歌辞。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本诗是一篇抒情色彩很浓的长篇叙事诗。
5、层次结构
第1段:浔阳江边闻琵琶。
第2段:江心聆听琵琶曲。
第3段:江中自诉身世苦。
第4段:同病相怜感慨多。
第5段:重闻琵琶青衫湿。
6、全文分析
1、《琵琶行》是一首叙事诗,叙了什么事?
诗人谪居江州,月夜送客江边,巧遇琵琶女之事。
2、通过叙事塑造了哪几个人物形象?共同点?
琵琶女和诗人自己。“同是天涯沦落人”。
3、“沦落”的具体情况是怎样的?
①了解琵琶女的身世、遭遇与心境。
当年:艳盖群芳,艺压京城,人妒人捧,年年欢笑;
而今:年老色衰,门前冷落,委身商人,独守空船。
京倡商妇怨
②了解诗人的遭遇与心境。
当年:诗酒流连,丝竹不绝,高朋满座,其乐融融;
而今:谪居卧病,有酒无乐,送客惨别,其情凄凄。
京官谪官恨
4、“相逢何必曾相识”,是什么使素不相识、萍水相逢的诗人和琵琶女联系在一起?
音乐(琵琶声)。
一个独守空船,借乐诉怨;一个送客江头,有酒无乐。一个善弹,一个善听,演绎出一出千古传诵的知音故事。这正如浔阳楼楹联所言:
枫叶四弦秋,枨(chéng,触动)触天涯迁谪恨;
浔阳千尺水,句(gōu,勾)留江上别离情。
四、布置作业
1、完成新学案题目;
2、欣赏李娜的《青藏高原》,然后用一段生动形象的文字描绘其音乐的特点或你听歌时的感受;
在一种平和安详中荡漾开了的是一朵红莲,一朵像鲜血一样的红莲。那是原始生命最纯朴的呐喊,那是襁褓中的婴孩对乳汁的渴望,对母亲的深情呼唤。像一股直冲天际的气旋,撕破了云层。陡然一转,又仿佛是万千流星陨落,带着有刺的棱角,循环往复地冲击着心脏,冲击着生命每一处神经最敏感的末梢。那音乐燃烧着你的周身,沸腾着你的血液,冲荡着你的神经,你挣脱不了它从心底的火山喷射,只可与它同渡雪域高原。
3、背诵全文。
《琵琶行并序》教案2一.教学目标:
1、学习音乐艺术的描写技巧,提高学生音乐欣赏能力。
2、培养学生对艺术的领悟力和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及解决方法:
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中描摹音乐的片段,历来被誉为古典诗歌里描写音乐的绝唱。作者采用比喻的手法描摹音乐,状无形如在眼前,为学生学习描写音乐提供了最好的借鉴。引导学生体会描摹的妙处,领略品评作者形象化的表现手法,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是本课的难点与重点。
解决方法:
1、通过观看电影剪辑帮助理解,增强感性认识。
2、列出思考题发挥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三、课时安排:
一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结合《音乐欣赏》课所学的知识,引导学生谈谈欣赏一些乐曲的感受,启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重点阅读琵琶音乐声调由低到高再到低的抑扬疾徐变化的过程,领略品评作者形象化的表现手法,体味蕴含其中的思想感情。
(一)导入新课:
(幻灯片1)(课前反复播放在《彩云追月》、《春江花月夜》、《梅花三弄》)我们现在听到的这几首曲子是在《音乐欣赏》课上欣赏过的,大家能说出它的曲子吗?
学生们能说一说自己听了以后的感受吗?
在音乐欣赏课上,我们学习怎么样欣赏音乐,在语文课上,我们则学习怎样把自己的这些感受用语言表达出来。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一位唐朝诗人是怎么样描写音乐的。
(二)介绍背景。(幻灯片2“浔阳江头”)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被贬江州时,一个秋天的夜晚,浔阳江上,懈逅一位因年长色衰,流落江湖的京城歌女。那女子一曲饱藏忧怨的琵琶曲,引得诗人泪湿衣襟,发出了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
……此处隐藏47234个字……用水上传来的琵琶声打破了寂寞、郁闷和凄清。用“主人忘归客不发”突出琵琶声的艺术魅力,感情由悲抑转为惊喜。
诗歌开头,暮色暗淡,霜叶衰草,荒凉寥落,没有音乐,主客无言,黯然神伤,主人的心绪就像江中破碎动荡的月影一样凌乱,营造了悲凉的气氛。
2、诗人和歌女有着怎样的共同经历呢?
明确:他们都来自长安。经历相似:
歌女:境况:当年:艳盖群芳,艺压京城,人妒人捧,年年欢笑;而今:年老色衰,门前冷落,委身商人,独守空船。
身份遭遇:京倡商妇怨
诗人:境况:当年:诗酒流连,丝竹不绝,高朋满座,其乐融融;而今:谪居卧病,有酒无乐,送客惨别,其情凄凄。
身份遭遇:京官谪官恨
相似的经历,相同的遭遇,让他们有着共同的人生感受“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内心感受。
第二课时
鉴赏诗歌的音乐描写的部分,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描声艺术。
一、诗歌中有几次声音描写?有怎样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呢?
明确:一闻琵琶,闻声不见人。从两人当前的心境中猜想为诗歌奠定基调:悲凉哀怨。
琵琶女在“绕船月明江水寒”之际,借弹琵琶来排遣独守空船的寂寞感;诗人“醉不成欢惨将别”,以主、客的情绪和离愁,写主客情怀,“主人忘归客不发”。
二闻琵琶见人再闻声。浓墨重彩地描写了琵琶女的出场、弹奏情形和乐声变化。琵琶女出场,举止端庄,神态含羞,似有满腹辛酸心事。接着调弦定音,声中含情;信手续弹,声声含悲,心事无限;写出琵琶女技艺的高超。
第一乐章是“前奏曲”:“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浔阳江边,风寒月冷,琵琶女独守空船,孤单凄凉。旋律低沉抑郁。
第二乐章“欢乐曲”:“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这时欢快明朗、清脆悦耳的琵琶声,忽高忽低,交织起起伏生动的乐章,青年时代的琵琶女,色艺超群,名噪京华,“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这一切怎不令她留念,故而旋律清脆圆润、轻快舒徐。而“大珠小珠落玉盘”更如往日盈盈笑语,让人过耳不忘。“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琵琶女“年长色衰”,生活变故,门庭冷落。迫于生计,“老大嫁作商人妇”。但现实是无法回避,
第三乐章“沉思曲”:“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生。”旋律变得“冷涩”“凝绝”,音乐之声“暂歇”(由于心情沉痛,越来越低沉,以至于停顿),命运的变化使此时的琵琶女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当中……
最后一乐章是
“悲愤曲”:“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银瓶乍破水浆迸”写出很强的音乐感,借力度的重,宣泄琵琶女的幽愁暗恨,表现出很强的气势。“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声音)借声音的质感,如裂帛,写出琵琶女的心碎,道出琵琶女复杂的内心世界,四弦齐鸣,干脆有力,将情感直白的表现出,乐曲收束时戛然而止,留给听众的是深深的回味。
这段音乐情绪高涨起来,绝非柳暗花明,重见天日,而是以刚劲急促、震撼人心的节奏,表达琵琶女对命运的不平之感与愤懑之情。
三闻乐,知人重闻声,陷入悲凉。琵琶声中塑造出诗人自身横遭贬谪、抑郁寡欢的形象,琵琶女漂流沦落、凄苦哀怨的形象;青衫泪中表现出诗人与琵琶女“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平等心情。
二、本文描写音乐的方法。
1、比喻:“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诗人把音高、节奏、旋律用比喻形象地写出来,给人以无限的联想。弦嘈嘈如急雨(粗重急促)
小弦切切如私语(亲切细柔)(轻柔尖细、委婉缠绵)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错落有致、清脆圆润)
间关莺语花底滑(婉转优美)(悠扬婉转、悦耳动听)
幽咽泉流冰下难(低沉凝涩)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激越雄壮、高亢激昂)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凄厉)
2、双关:“幽咽”,有双关的意思的词就能把音乐的韵律和节奏表现出来。
3、动静结合:有声和无声的对比。
4、用心情来表现音乐:“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表现心情的压抑,就可以体会到弦声的低沉。
5、把无形的音乐化为有形的:“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幽咽泉流冰下难”“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把抽象的东西具体的表达了出来,并能区别音调音色的变化,有画面感。
第三课时
一、琵琶女的人生:
明确:诗歌不仅重点描绘了琵琶女的高超技艺,而且详细叙述了琵琶女的不幸身世。“浔阳江口,风寒月冷,琵琶女独守空船,孤单凄凉,故其出场弹奏时旋律低沉抑郁。强烈的生活反差又自然勾起她对往昔生活的深情回忆。
年少时,她可谓色艺俱佳,名噪京华,“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成功的荣誉与醉酒欢歌构成她生活的全部。这一切怎不令她留恋,故而旋律一转:清脆圆润,轻快舒徐。“大珠小珠落玉盘”如往日盈盈笑语,“间关莺语花底滑”似现在的愉快叙说。然而,好景不长;时光不再,“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琵琶女“年长色衰”,生活变故,门庭冷落,坠入痛苦,迫于生计,她“老大嫁作商人妇”。回忆至此,琵琶女怎不肝肠寸断?故而旋律又一转:“幽咽泉流冰下难”。命运的变化使此时的她陷入深深思考,故而旋律“暂歇”,给人以“别有幽愁暗恨生”之感。琵琶女受伤的心灵本渴望爱情的抚慰,但薄情丈夫“重利轻别离”,让她时常空船独守。这现实更使她痛不欲生,悔恨交加,故而琵琶声似“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高亢激越的旋律正是琵琶女对世人重色轻才和丈夫薄情寡义的愤怒控诉。收束一划,“四弦一声如裂帛”,是愤激的哀号,是对不公平社会现实和命运的抗争。
二、司马青衫湿:
诗人泪洒青衫,源于感伤:
①分别的感伤,送别友人,前途渺茫,思之感伤;
②风物的感伤,湓浦江口,风清月寒,枫叶飘零,荻花飘飞,睹物伤怀;
③赏曲的感伤,琵琶女愤激幽怨的曲调引发了诗人的情感共鸣;
④听诉的感伤,琵琶女悲剧命运激起了诗人深深的怜悯;
⑤自我的感伤,诗人早年,才华横溢,誉满天下,今朝沦落,孤独幽怨。
三、小结:
伤物,伤曲,伤人,伤己,伤别,这诸多感伤交融一体,积累沉淀,。“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相似的经历,相同的情感,琵琶女与诗人萍水相逢,以诚相见,理解诗人,借曲抚慰,可谓知己难觅,故而诗人激动得泪洒青衫。这“泪”,既是诗人对被压迫妇女的同情与尊重,又是对当时社会的控诉。诗人不仅表达出对琵琶女的同情,更重要的是把自己的情感寄托在琵琶女的身上,借琵琶女诉说了内心怀才不遇的愤懑和伤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