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优秀教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烛之武退秦师》优秀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烛之武退秦师》优秀教案1教学目标:
1、掌握实词:若、鄙、说、辞、知等,虚词:之、以、于等。了解相关文学常识。
2、能理解课文内容、层次结构和人物形象。
3、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理解并概括几个人物的性格。
2、掌握实词:若、鄙、说、辞、知等,虚词:之、以、于等。了解相关文学常识。
教学难点:
对烛之武的说辞作出自己的评价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要求
1、给生字注音 2、能流畅地诵读课文
二:导入新课
一九五五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当时美国的海军处长金波尔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一个人的力量能抵得上五个师吗?今天我们要学的《烛之武退秦师》会告诉我们答案。
三:检查预习
1、注音 贰、汜、佚、缒、说、戍、敝、共、逢、阙
2、填空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 体史书,传说是春秋末年 所著,由于它是对史书《 》所作的传注,所以又称《 》,初中我们曾学过其中的《 》,出自其中的成语有 。
四:诵读课文
1、老师范读
2、学生齐读
3、自由诵读
五:解释字词
1、且贰于楚也 2、晋军函陵
3、师必退 4、今急而求子
5、夜缒而出 6、朝济而夕设版焉
7、既东封郑 8、因人之力而敝之
9、失其所与 10、亦去之
六:翻译语句
1、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矣。
2、若郑亡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3、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4、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5、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七:自主研读
先自己对照注释研读课文,对难解之处相互讨论,然后集中提问,老师解疑。
(布置作业: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理解课文
(先让学生自由诵读课文一到两遍)
1、秦晋为何围郑?(用原文回答)开篇交待这些有何作用?
提示小结:说明这次围郑主要是晋国想报复郑国,从而扩大其势力;而秦郑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利害冲突,这就为下文烛之武成功地离间秦晋埋下了伏笔。
2、郑伯是怎样说服烛之武使秦的?(用原文语句回答)
3、烛之武是怎样说服秦伯退兵的?(用原文语句回答并作分析)
提示:(1)以退为进;(2)晓之以弊;(3)许之以利;(4)巧施离间。(详见教学论文《浅析的论辨艺术》
4、郑伯说服烛之武使秦和烛之武说服秦伯退兵有何异同?
同:都从对方的切身利益出发。
异:郑 伯:直截了当
烛之武:迂回曲折
5、晋文公为何不愿攻秦?(用原文语句回答)从本题和第4题可以看出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有何特点?这对你有何启示?
提:(1)略
(2)都以本国利益为中心
(3)从中可以看出,国与国之间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仇敌,只有永恒的利益。古代如此,现代亦然。一九九九年美国轰炸我驻南联盟大使馆,是对我国主权的公然挑衅和侵犯,而我国政府没有感情用事,而是从根本利益出发,通过外交手段来解决这一事端是完全正确的。(此题可引导学生自由讨论,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二、结合课文内容分析本文结构特点
提示小结:组织严密,曲折有致,首尾呼应。
三:结合原文语句分析烛之武的形象
提示:爱国,睿智超群,能言善辩。
(以上两个问题可稍作讨论,不必深入探讨。)
四、自由诵读,检查背诵;完成练习三。
五、知识积累
1、找出本文中之、于、以的不同用例,并解释,然后再找出以前所学课文中与此相同的例句。
例 A: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之 B:是寡人之过也 助词,的
C:子犯请击之 代词,指秦军
D:唯君图之 指示代词,这件事
a: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b: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c: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d: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2、找出本文和以前所学课文中实词“鄙、若、知、说、辞”的用例,并解释。
例 先帝不以臣卑鄙 浅陋
鄙: 蜀之鄙有二僧 边境、边邑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鄙陋
越国以鄙远 边境、边邑
六、阅读迁移
孙权袭荆州(公元219年,孙权派吕蒙袭荆州杀关羽),先主(刘备)大怒,欲讨权。云(赵云)谏曰:“国贼是曹操,非孙权也。且先灭魏,则吴自服。操身虽毙,子丕篡盗(窃取帝位),当因(顺应)众心,早图关中(泛指函谷关以西一带),据河(黄河)渭(渭河)上游以讨凶逆(叛逆,指曹魏势力),关东(函谷关以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不应置(放在一边)魏,先与吴战;兵势一交,不能卒(通‘猝’,很快)解也。”先主不听。
《烛之武退秦师》优秀教案2教学目标
1、了解《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在诵读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3、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4、领会和学习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5、学习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难点
领会和学习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流程
生朗读预习→师范读→生朗读梳理→师引导生朗读赏析→生朗读巩固→师引导生朗读背诵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了解《左传》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了解与本文内容相关的历史史实。
……此处隐藏1807个字……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句中“而”,根据具体语境应译为“才”。“是”在古代汉语中为指示代词当作“这”讲,因是个判断句,所以译为“这是我的过错”。
三、归纳“若、说、辞、鄙、微、之”等词语的义项
(先检查学生完成课后练习第三题的情况,然后进行归纳)
资料显示(投影或多媒体)
1。若
例句 出处 释义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吕氏·刻舟求剑》 像
曾不若孀妻弱子? 《史记·陈涉世家》 比得上
若宗师之文,则惩时人之失又失之者也 顾炎武:《文章繁简》 表转折“至于”
若潜师而来,国可得也 《左传·殽之战》 表假设
2。说
例句 出处 释义
是说也,人常疑之 苏轼:《石钟山记》 说法
说备使抚表众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劝说
请说之 《墨子·公输》 陈述
公输盘不说(同“悦”) 《墨子·公输》 高兴
3。辞
例句 出处 释义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 《史记·廉颇蔺相如传》 婉言
近者奉辞伐罪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命令
皆好辞而赋见称 《史记·屈原列传》 文学(词、赋)
动以朝廷为辞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借口(由“言词”引申为“托词”)
今者出,未辞也 《史记·鸿门宴》 告别
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 《史记·信陵君窃符救赵》 推辞
4。鄙
例句 出处 释义
蜀之鄙有二僧 彭端淑:《为学》 边远的地方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边境
在外监使牧守亦皆贪鄙成风 洪迈:《方腊起义》 昏庸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曲,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诸葛亮:《出师表》 浅薄
5。微
例句 出处 释义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史记·屈原列传》 含蓄不露,微妙
岭峤微草,凌冬不雕 《梦溪笔谈》 微小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微颔之 《卖油翁》 稍微
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 《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不
微斯人,吾谁与归 范仲淹·《岳阳楼记》 如果不是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史记·荆轲刺秦王》 即使不是
6。之
例句 出处 释义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 《史记·项羽本记》 他
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韩愈:《马说》 它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 柳宗元:《捕蛇者说》 自己
荆之地,方五千里 《墨子·公输》 的
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韩非子·扁鹊见蔡桓公》 用在主谓结构中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例句 出处 释义
慎之! 徐珂:《冯婉贞》 仅补充音节
宋何罪之有 《墨子·公输》 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顷之,烟炎张天 《资治通鉴·赤壁之站》 助词,用在时间副词之后
诸将请所之 《资治通鉴·李愬雪夜入蔡州》 到、去
从以上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的梳理可知:切实地掌握和理解课文中经常出现的文言词语,非常重要。“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同学们一定要重视对文言词语的积累。
四、布置作业
1。巩固背诵课文的成果。
2。借助古汉语词典进一步理解文中重点词语的意义。
[板书设计]
郑危在旦夕秦晋围郑
临危受命
烛之武夜缒而出秦军乃还
(义勇)智说秦君
转危为安晋亦去之
[延伸阅读]阅读《晋公子重耳之亡》,进一步了解与本文相关的历史史实。
《烛之武退秦师》优秀教案4完全放开,由学生自由分析秦伯、晋侯、郑伯、佚之狐形象,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先由小组长收集各成员的意见,然后宣读,接着各小组互相补充、反驳对方观点。课堂进入了辩论时间,比较精彩,可惜很多不记得了。
大概记得这么几个片段:
有学生说郑伯知错能改,有反对声音,说郑伯并不是知错能改,而是在危急关头,迫不得已才这样做。
有学生说郑伯没有主见,单凭佚之狐一句话,就马上去见烛之武,并委以重任,可见他糊涂。反对:从下文可见烛之武很有能力,说明他还是知道烛是个人才的,不能说他没有主见。
有学生说郑伯没有胆量,要不然他自己怎么不去秦王那里。反对:当时形势危急,一国不能无君,所以他不能去。如果君王去了,不是表明本国没有人才吗?
有学生说郑伯亲小人远贤臣。反对,如果这样,佚之狐也是小人吗?又辩:如果不是这样,烛之武这样的人才为什么不能早点得到重用呢?至于佚之狐,他可能比较会处世。
《烛之武退秦师》优秀教案51.学生在弄通字词基础上,就文章深层内容进行提问
(1)为什么佚之狐如此肯定烛之武能劝退秦王?
(2)为什么烛年轻时没有得到重用?
(3)为什么要夜缒而出?
(4)为什么要说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5)为什么秦伯开始轻信晋侯?秦伯是不是很无知?
(6)为什么秦伯最后与郑人盟?他难道开始没有想到吗?
(7)标题是烛之武退秦师,为什么最后还要写晋侯那段话呢?
2.讲解第三段
学生提问后,抓住重点,讲解第三段,如果学生能明白第三段的内容,那么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首先根据课后练习第一大题,用原文回答问题,让学生再熟悉一遍课文,也起加深理解的目的。
然后分析课文第三段。
学生说出烛退秦理由(原文)
总结理由分别从哪个角度去说的
亡郑舍郑亡郑
再依次分析
就学生提出的问题详细介绍当时秦晋郑的地理位置和战争局势,让学生明白烛为什么说越国以鄙远就会使邻之厚,而君之薄。再说历史史实对秦伯会有何触动等等,让学生明白文章深意。
《烛之武退秦师》优秀教案61.先由学生就不懂的字词提出疑问,学生大概提了这些:
(1)今急而求子不懂
(2)若舍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3)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4)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君知其难也
(5)何厌之有
(6)与郑人盟
2.老师讲翻译方法,学生根据方法与老师一起翻译
告诉学生采取直译方法,一一对应,可以组词,组词不行就要考虑是否活用现象了。
后来学生翻译还算顺利。
3.逐段翻译
学生在理解了个别字词的基础上,自行翻译文段,老师最后补充。
学生此环节做得比较好,虽然有些小问题,但是总体来说是好的。
第一课时大体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