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稼先教案合集八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邓稼先教案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邓稼先教案 篇1学习目标:
1、整体把握课文,理解文章内容,学习邓稼先的思想品格和奉献精神。
2、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握文章在行文顺序、材料安排方面的特点。
3、把握文中的关键语句,并理解其深刻含义
学习重点:
体会文中洋溢的对中华民族,对挚友的一片深情及文中所表现出的邓稼先的思想品格和奉献精神。
学习难点:
对关键语句的理解。
课时安排:两课时
课前准备:
让学生通过上网、看书查资料的方式,查找有关邓稼先、杨振宁的资料,准备在上课时交流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放一段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录相,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学生通过看书、上网查资料,在班上交流关于邓稼先、杨振宁的资料。
三、速读训练:快速浏览课文一遍,归纳六个部分的内容
根据以下段意划出段落起止:
1、邓稼先是一位对祖国、对民族的发展有巨大贡献的杰出的科学家。
2、简单介绍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巨大贡献。播放相关视频。
3、把邓稼先和奥本海默进行对比。
4、作者为邓稼先成功的领导中国原子弹工程,自力更生,获得成功感到骄傲。
5、写邓稼先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肩负重任,身先士卒,不怕牺牲,勇于奉献的精神。
6、对邓稼先的总的评价。
四、思考:
这六个部分之间有什么联系?
五、总结:
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什么?
六、文中表现了作者对中华民族的深情,对有着50年友谊的老朋友的深情,请在文中找出有关语句,并作简要分析。
如:第二部分的9、10节,第五部分的52节
第二课时
一、思考:
在写邓稼先之前,为什么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
二、邓稼先是“两弹”元勋,文章应把重点放在叙述邓稼先研制“两弹”的过程和巨大贡献上,为什么作者对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和巨大贡献没有作详细地介绍?
三、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
四、第四部分最后说:“我热泪满眶,事后我追想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震荡,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稼先而感到骄傲,-----我始终想不清楚,”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五、为什么作者说,如果拍《邓稼先传》,建议采用五四时代的一首歌作为背景音乐?
六、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含义深刻的特点。
七、个性化备课
八、教学反思
邓稼先教案 篇2教学目标:
1、 理清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2、 了解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学习他的伟大精神;
3、 学习本文通过对比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4、 积累“可歌可泣”“当之无愧”等词语。
教学重点:理清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教学难点:本文通过对比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意,完成下列各题。
1。在写邓稼先以前,为什么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 (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是为了说明邓稼先是对中华民族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这一巨大转变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是对历史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人物。)
2。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 (课文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更能鲜明地突出邓稼先的性格品质和奉献精神,就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3。“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试阐释这两句话。(。“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是指邓稼先与锋芒毕露的奥本海默截然不同,“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就讲究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和睦相处,讲究为人忠厚、谦虚、真诚、朴实。邓稼先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这些优秀的部分,并变成了自己的气质品格。“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是指“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文革”中能说服两派群众组织,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领导、团结广大人民一起前进,邓稼先就是把这些奉为自己的行动准则,因此他是理想党员。)
4。“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试说说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为广大人民的利益,奉献自己的一生,这是邓稼先的人生。走这样的人生道路,是邓稼先的性格与品质决定的。所以作者说,如果邓稼先再次选择人生,还会这么走。这两句话总写出了邓稼先的伟大之处。)
课堂设计:
1.教师: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先把你认为比较精美的词语用小圆圈标示出来,然后按照“我发现……词语用得好,它好在……”的句式组织好语言,准备精彩发言。
同学们阅读课文,然后发言讨论,教师补充完善,归纳出下列词语的妙处:
任人宰割:我发现“任人宰割”这个成语用得好,它好在写出了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时代中国遭受列强的侵略、压迫而不图反抗的现状,读来让人悲痛、伤心,更为当时中国的处境担忧。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我发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个成语用得好。它好在作者用相当凝练的语言,对邓稼先兢兢业业、不辞辛劳,为中国的核武器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光辉一生作了概括性总结,让我们在敬佩中受到了教育。
2.教师:请同学们运用跳读的方式再次快速阅读课文,先用波浪线把你认为美妙的句子或段落标示出来,然后按照“我发现……句子或段落写得美妙,它的美妙在于……”的句式组织语言,准备再次闪亮登场发言。归纳学生发言:
①我发现“对这一转变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这一句美妙,它的美妙在于这句话在本部分的末尾,显得突出、醒目。作者把邓稼先这位科学家放在中国一个世纪的历史背景上,运用蒙太奇手法,逐步把邓稼先的特写镜头推到读者面前,形象地表明了 ……此处隐藏8697个字……,揭示了他思想情感的基础。)
3、“邓稼先他们含辛茹苦地工作到1959年,就把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计算的轮廓勾画出来了。”这一句话中的“1959年”,只是在交代时间吗?
(提示:这并不仅是简单的时间交代,更是强调了时间之短,可见他们工作的进度和成效,可以想见他们工作的投入。)
四、欣赏评价
1、邓稼先等老一辈科学家们,为了坚定的信念,勇于克服困难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学生学习的。我们应该以怎样的实际行动来报效祖国呢?跟同学们交流一下,然后写一写你的见解。
2、找出你最欣赏的语句,说说你的理由。
五、拓展阅读
细微之处的爱国精神
外语课又开始了。简短的开场白后,外籍教师想请一位同学到黑板上画中国地图。“唉呀,可千万别叫我,我肯定画不好!”我暗暗地捏了一把汗,再看看周围的人,个个也都把头埋得低低的,教室里静得连掉根针都听得见。终于,一位“不幸”的同学被叫了上去。他磨蹭着走上讲台,拿着粉笔的手好半天才按到黑板上,而粉笔就如同钉在那儿一样。幸亏台下的同学递给他一本地图册,他才草草地完成了这幅“杰作”,走下讲台,仍不住地抹着一脸虚汗。
乍一看,这算不了什么。但是,请你仔细想一想,作为一名中国人,连中国地图,并且只是一个轮廓都完成不了,这说明了什么呢?而我们的美籍老师在上课时随手就可以画出一幅美国地图,并在地图上熟练地标出一个个地名来辅助教课,这又说明了什么呢?这只能看出我们对自己的国家是多么的不了解。对此,难道我们不觉得脸红,不觉得惭愧吗?
我还清楚地记得,有一次,外籍教师向我们介绍自己,说到“USA”这个单词时,兴奋地挥动着手臂,几乎是喊出了“USA”,她的眼睛也仿佛射出一种异样的光彩,这种激动之情是难以用语言来表达的,但真切地表现在她的脸上。
中国和美国是两个不同的国家,受着不同文化思想的浸染。一方面,我们津津乐道于自己的爱国思想比人家的要强,所受的爱国主义教育比人家的多得多。但另一方面,这些让人感到无奈感到尴尬的事情又屡屡在我们周围发生,我们能说什么呢?这就是一种区别,一种需要用心领悟,用心理解的区别。它使人明白细微之处见精神。
[探究建议]
1、“她的眼睛也仿佛射出一种异样的光彩”这句话中的“异样”表明什么?
(提示:“异样”是她发自内心热爱之情的自然流露。)
2、“画地图”一件小事说明了什么?
(提示:“画地图”是热爱自己祖国,了解自己祖国的一种体现。)
3、联系这篇文章,结合你自己的经历,谈一谈你学过文章后的体会。
(提示:重在结合自己实际经历,谈出实际感受,越具体越好。)
邓稼先教案 篇8【学习目标】
1、了解邓稼先及杨振宁的有关文学常识。
2、识记:宰割 元勋 鞠躬尽瘁 奠 选聘 悴 曛 凛 铤 摄
3、找出文中重点句、段特别是抒情议论部分并体会其作用。
4、理解邓稼先的人格魅力和为祖国两弹事业贡献自己毕生精力的精神。为实现强国之梦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学习重点】
1、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把握全文的重点及各段的重点。
2、体会文章的深刻含义,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朗读诗歌
天府杨柳塞上烟,问君此去几时还?
实验场上惊雷动,江河源头捷报传。
不知邓老今何在?忠魂长眠长江畔。
这首诗歌的标题是《怀念邓稼先院长》,是邓稼先的朋友们怀着无比悲痛、崇敬的心情献给他的一支挽歌。他的朋友们为何如此深沉地怀念、崇敬他呢?是因为被他的精神与人格魅力所吸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邓稼先》这篇文章。
二、了解邓稼先及杨振宁的有关知识
三、速读全文,了解各部分主要内容
正音:宰割 元勋 鞠躬尽瘁 奠 选聘 悴 曛 凛 铤 摄
记住六个部分各自的小标题
四、讨论研究
1、阅读第一部分,思考下列问题:
⑴ 《邓稼先》的开头与前面我们已经学过的传记性文章的开头有何不同?
⑵ 这些内容与邓稼先有关吗?从文中哪句话可以看出来?
⑶ 文章这样开头有什么好处?
⑷ 贡献巨大却鲜为人知说明了什么?
2、阅读第二部分,思考下列问题:
⑴ 用两弹元勋作这一部分的小标题好不好?为什么?
⑵ 这一部分的写作顺序是怎样的?这样写的用意何在?
⑶ ①段写邓稼先得到博士学位后立即回国,表明了什么?
⑷ ⑤段属于什么表达方式?作用是什么?用了什么句式?有什么作用?
⑸ 邓稼先在重病期间仍然坚持工作,他做了什么事?表现了什么精神?
⑹ 两弹元勋称号他是当之无愧的,为什么?
3、阅读第三部分,思考下列问题:
⑴ 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各有什么性格特点?
⑵ 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
⑶ ⑥段主要强调了什么?想说明什么问题?
⑷ ⑦⑧段举例的目的是什么?
⑸ 末段补充说明作者对两人的看法,是否多余?为什么?
4 阅读第四部分,思考下列问题:
⑴ 第四部分的小标题有什么特点?其含义是什么?
⑵ 这一部分写到寒春是不是参加了中国原子弹工作是何用意?体现了什么?
⑶ 这一部分不是直接写邓稼先的光辉事迹的,可不可以删去?为什么?
5 阅读第五部分,思考下列问题:
⑴ 引用《吊古战场文》的作用是什么?
⑵ 邓稼先的工作环境是怎样的呢?
⑶ 不知稼先在关键性的方案上签字的时候,手有没有颤抖?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
⑷ 我不能走这句话表现了邓稼先的什么精神?
⑸ 引用五四时期的歌曲有什么作用?
⑹ 最后为什么补充说明我父亲喜欢那首歌?
6 阅读第六部分,思考下列问题:
⑴ 怎样理解标题永恒的骄傲的含义?
⑵ 这一部分中四个破折号的作用是什么?
⑶ 这一部分采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作用是什么?
⑷ 怎样理解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⑸ 这部分是全文的最后一部分,请指出它在全文中的作用。
五、小结
1、找出文中直接赞美邓稼先的语句,画出其中关键的词语。
2、全文六个部分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学习本文后,你最深刻的感受是什么?(结合文中的句子,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或阅读过的材料谈一谈)
【板书设计】
从 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 引子
两弹元勋 生平简历贡献
邓稼先与奥本海默 补充延伸扩展
民族感情?友情? 进一步扩展
我不能走 具体化
永恒的骄傲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