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生产实习报告模板集合7篇
在现在社会,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报告,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内容的完整。你还在对写报告感到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生产实习报告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生产实习报告 篇11、结构
现在绝大多数硬盘在结构上都是温彻斯特盘。从1973年IBM生产出第一块温氏硬盘以来,后来的硬盘基本都沿用了这一结构,即采用温彻斯特(Winchester)技术,其核心就是:磁盘片被密封、固定并且不停高速旋转,磁头悬浮于盘片上方沿磁盘径向移动,并且不和盘片接触。
2、磁头技术
硬盘读取数据是通过磁头来完成的。最早的传统磁头是电磁感应式磁头,这些磁头是读写合一的,由于硬盘读、写操作的不同,这种二合一磁头就必须要同时兼顾到读/写两种特性,对硬盘的设计造成了不便。后来的硬盘开始采用MR(磁阻磁头技术)磁头这种分离式的磁头结构:写入磁头仍采用磁感应磁头,而MR磁头则作为读取磁头磁阻。这样便可以得到更好的读/写性能。MR磁头是通过阻值变化来感应信号幅度,对信号变化相当敏感,准确性也较高,而且由于读取的信号幅度与磁道宽度无关,故磁道可以做得很窄,从而提高了盘片密度,扩大了盘片的容量。
然而,随着单碟容量的不断增加,终于到了MR磁头的读取极限,于是GMR(巨磁阻磁头技术)磁头诞生了,现在单碟容量超过5G的型号都采用了GMR磁头。进入20xx年后,几乎全部硬盘均采用GMR,GMR磁头技术是在MR的基础上开发的,它比MR具有更高的灵敏性。正在基于越来越先进的磁头技术,才使硬盘单碟容量越做越大成为可能,目前最新的磁头是基于第三代巨磁阻磁头技术。
3、接口
硬盘的接口方式可以说是硬盘另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指标,这点从SCSI硬盘和IDE硬盘的巨大差价就能体现出来,接口方式直接决定硬盘的性能。现在最常见的接口有IDE(ATA)和SCSI两种,此外还有一些移动硬盘采用了PCMCIA或USB接口。
(1)IDE(IntegratedDriveElectronics):
IDE接口最初由CDC、康柏和西部数据联合开发,由美国国家标准协会(ATA)制定标准,所以又称ATA接口。我们普通用户家里的硬盘几乎全是IDE接口的。IDE接口的硬盘可细分为ATA-1(IDE)、ATA-2(EIDE)、ATA-3(FastATA-2)、ATA-4(包括UltraATA、UltraATA/33、UltraATA/66)与SerialATA(包括UltraATA/100及其它后续的接口类型)。基本IDE接口数据传输率为4。1MB/秒,传输方式有PIO和DMA两种,支持总线为ISA和EISA。后来为提高数据传输率、增加接口上能连接的设备数量、突破528M限制以及连接光驱的需要,又陆续开发了ATA-2、ATAPI和针对PCI总线的FAST-ATA、FAST-ATA2等标准,数据传输率达到了16。67MB/秒。1996年昆腾和英特尔合作开发了UltraDMA/33接口,严格说来,这已经不能算IDE接口,而应称为EIDE接口,它采用PIO模式5,数据传输率达到33MB/秒。
1999年昆腾又推出了UltraDMA/66接口,传输率为UltraDMA/33的两倍,采用CRC(循环冗余循环校验)技术以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并且使用了80线的专用连接电缆,现在市场上主流的硬盘接口类型即为UltraATA/66。不过,在进入新世纪后,最有前景的硬盘接口类型则该是UltraATA/100了,它的理论最大外部数据传输率可以高达100MB/s。
(2)SCSI(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SmallComputerSystemInterface):
SCSI并不是专为硬盘设计的,实际上它是一种总线型接口。由于独立于系统总线工作,所以它的最大优势在于其系统占用率极低,但由于其昂贵的价格,这种接口的硬盘大多用于服务器等高端应用场合。
4、容量
容量可以说是用户对硬盘认识最多的一个技术指标,它的单位是兆字节(MB)或千兆字节(GB)。影响容量的两个因素是单碟容量和碟片数量。顾名思义,单碟容量也就是在单张盘片上所能存储的信息容量,单盘容量越大,实现大容量硬盘也就越容易,寻找数据所需的时间也相对减少。现在硬盘的单碟容量是越做越大了,一般都可以达到20G。单碟容量提高的同时,硬盘的生产成本也随之而降低,这也是为什么硬盘厂商竞先推出高单碟容量的硬盘产品。你有时在检测硬盘时可能会发现厂家标称的容量和电脑检测的容量不一致,这是由于他们采用的换算单位不同,厂家多以1000进制换算,即1MB=1000byte、1GB=1000MB,而电脑中多用1024进制换算。
5、缓存
由于CPU运算与硬盘读取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速度差异,为了解决硬盘在读写数据时CPU的等待问题,在硬盘上设置适当的高速缓存,以解决二者之间速度不匹配的问题。硬盘缓存与主板上的高速缓存作用一样,是为了提高硬盘的读写速度,当然缓存越大越好。目前IDE硬盘的高速缓存一般为512K到2M之间,主流硬盘的数据缓存应该为2MB,而在SCSI硬盘中最高的数据缓存现在已经达到了16MB。
6、转速
转速指的是硬盘内电机主轴的转动速度,其单位是RPM(RoundPerMinute,每分钟旋转次数),它直接影响硬盘的数据传输率,理论上转速越快数据传输率就越大。目前IDE接口的硬盘主轴转速一般为5400和7200rpm(转/秒),主流硬盘的转速为7200RPM,至于SCSI硬盘的主轴转速一般可达7200到10,000rpm,而最高转速的SCSI硬盘转速高达15,000rpm。更快的转速可以使盘片转动一周的时间减短,使平均等待时间和平均寻道时间减短,更快地寻找所需要的数据,同时硬盘的内部传输率也会提高,使读写速度加快。
7、平均寻道时间
这个指标指磁头从得到指令到寻找到数据所在磁道的时间,它是代表硬盘读取数据的能力,单位为毫秒,需要注意的是它与平均访问时间有差别。平均寻道时间越小越好,现在选购硬盘时应该选择平均寻道时间低于9毫秒的产品。
8、内部数据传输率
内部数据传输率是磁头到硬盘的高速缓存之间的数据传输速度,这可以说是影响硬盘整体性能的关键,一般取决于硬盘的盘片转速和盘片数据线密度。在这项指标中常常使用Mb/S或Mbps为单位,这是兆位/秒的意思,如果需要转换成MB/S(兆字节/秒),就必须将Mbps数据除以8。例如有的硬盘给出最大内部数据传输率为131Mbps,但如果按MB/S计算就只有16。37MB/s。目前市场上主流硬盘的最大内部数据传输率为30MB/s到45MB/s,这比UltraATA/10 ……此处隐藏19306个字……
电池检测设备:各种电池性能检测。
典型铅酸蓄电池工艺过程概述
铅酸蓄电池主要由电池槽、电池盖、正负极板、稀硫酸电解液、隔板及附件构成。
4、工艺制造
铅粉制造:将1电解铅用专用设备铅粉机通过氧化筛选制成符合要求的铅粉。
板栅铸造:将铅锑合金、铅钙合金或其他合金铅通常用重力铸造的方式铸造成符合要求的不同类型各种板板栅。
极板制造:用铅粉和稀硫酸及添加剂混合后涂抹iso9001于板栅表面再进行干燥固化即是生极板。
极板化成:正、负极板在直流电的作用下与稀硫酸的通过氧化还原反应生产氧化铅,再通过清洗、干燥即是可用于电池装配所用正负极板。
装配电池:将不同型号不同片数极板根据不同的需要组装成各种不同类型的蓄电池。
(各单位因工艺条件不同可选择不同的流程)
板栅铸造简介
板栅是活性物质的载体,也是导电的集流体。普通开口蓄电池板栅一般用铅锑合金铸造,免维护蓄电池板栅一般用低锑合金或铅钙合金铸造,而密封阀控铅酸蓄电池板栅一般用铅钙合金铸造。
第一步:根据电池类型确定合金铅型号放进铅炉内加热熔化,达到工艺要求后将铅液铸进金属模具内,冷却后出模经过修整码放。
第二步:修整后的板栅经过一定的时效后即可转进下道工序。
板栅主要控制参数:板栅质量;板栅厚度;板栅完整程度;板栅几何尺寸等;
铅粉制造简介
铅粉制造有岛津法和巴顿法,其结果均是将1电解铅加工成符合蓄电池生产工艺要求的铅粉。铅粉的主要成份是氧化铅和金属铅,铅粉的质量与所制造的质量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在我国多用岛津法生产铅粉,而在欧美多用巴顿法生产铅粉。
岛津法生产铅粉过程简述如下:
第一步:将化验合格的电解铅经过铸造或其他方法加工成一定尺寸的铅球或铅段;
第二步:将铅球或铅段放进铅粉机内,铅球或铅段经过氧化天生氧化铅;
第三步:将铅粉放进指定的容器或储粉仓,经过2—3天时效,化验合格后即可使用。
铅粉主要控制参数:氧化度;视密度;吸水量;颗粒度等;
极板制造简介
极板是蓄电池的核心部分,其质量直接影响着蓄电池各种性能指标。涂膏式极板生产过程简述如下:
第一步:将化验合格的铅粉、稀硫酸、添加剂用专用设备和制成铅膏;
第二步:将铅膏用涂片机或手工填涂到板栅上;
第三步:将填涂后的极板进行固化、干燥,即得到生极板。
生极板主要控制参数:铅膏配方;视密度;含酸量;投膏量;厚度;游离铅含量;水份含量等。
装配工艺简介
蓄电池装配对汽车蓄电池和密封阀控铅酸蓄电池有较大的区别,密封阀控铅酸蓄电池要求紧装配一般用agm隔板,而汽车蓄电池一般用pe、pvc或橡胶隔板。装配过程简述如下:
第一步:将化验合格的极板按工艺要求装进焊接工具内;
第二步:铸焊或手工焊接的极群组放进清洁的电池槽;
第三步:汽车蓄电池需经过穿壁焊和热封后即可,而密封阀控铅酸蓄电池若采用abs电池槽需用专用粘合剂粘接。
电池装配主要控制参数:汇流排焊接质量和材料;密封性能、正、负极性等。
化成工艺简介
极板化成和蓄电池化成是蓄电池制造的两种不同方法,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极板化成一般相对较轻易控制本钱较高且环境污染需专门治理。蓄电池化成质量控制难度较大,一般对所生产的生极板质量要求较高,但本钱相对低一些。密封阀控铅酸蓄电池化成简述如下:
第一步:将化验合格的生极板按工艺要求装进电池槽密封;
第二步:将一定浓度的稀硫酸按规定数目灌进电池;
第三步:经放置后按按规大小通直流电,一般化成后需进行放电检查配组后进库预备出厂。
电池化成主要控制参数:罐酸量;罐酸密度;罐酸温度;充电量和时间等。
使用与维护
铅酸蓄电池以其制造工艺简单、原材料来源丰富、价格适中在二次化学电源中起着不可替换的作用,特别是阀控电池的出现又使传统的蓄电池焕发出了勃勃生机。蓄电池使用寿命与制造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与使用方法也有很大的影响,正确把握的使用方法对延长蓄电池的寿命大有益处。对于传统开口式蓄电池日常须对以下几方面留意:
①电解液的数目、密度以及充电程度等方面加以留意,尤其是与其密切相关的充电系统特别关心,若充电量较大则蓄电池失水多,轻易造成极板的活性物质脱落,造成底部短路使电池内部温度较高而缩短寿命,若充电量较小则轻易造成电池的亏电,蓄电池在长期亏电的情况下,可导致极板的不可逆硫酸盐化,其表现是充电过程电压上升较快,很短时间完成,放电时电压下降迅速。
②电解液的纯度,一般采用蓄电池专用电解液或补充液灌注,严禁用普通硫酸和自来水替换。
③日常使用表面保持清洁,排气口畅通。
④放置不用时应先布满电,同时三个月进行一次补充电。
对于密封阀控铅酸蓄电池日常须对以下几方面留意:
①留意充电电压的范围浮充使用时电压一般控制在2.15±0.1v/单格,循环使用时电压一般控制在2.35±0.1v/单格,若说明书有要求时应按说明书操纵。
②留意使用环境温度,一般不超过30度为宜。温度变化较大时应加强对电压的调节。
③对于不同厂家的产品不可混用,同一厂家的产品新旧不可混用。
④密封阀控铅酸蓄电池最好不要自己打开盖子补充电解液和更换安全阀。
三、实习结果
蓄电池的优点是放电时电动势较稳定,缺点是比能量(单位重量所蓄电能)小,对环境腐蚀性强。铅蓄电池的工作电压平稳、使用温度及使用电流范围宽、能充放电数百个循环、贮存性能好(尤其适于干式荷电贮存)、造价较低,因而应用广泛。
板栅铸造、铅粉制造→自动化涂板、生极板固化→装配电池→焊端子、封壳→注进冷冻胶体/酸→电池内化成→性能测试→包装→出厂。
电池内化成:电池正、负极板在直流电的作用下与稀硫酸进行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
优点:
1、不天生废酸、废雾
2、活性物质不易脱落
3、全水冷化成,电池均衡性好
缺点:
1、必须增设专用的冷冻设备
2、需修建专用水冷却槽
3、生产周期加长
修复仪解决电池硫化效果太有限:
修复效果和两方面有关:
1、电池本身状况。比如使用期接近设计寿命的电池,再怎么修复,性能也好不到哪往。
2、修复技术。蓄电池修复3分设备7分技术是句大实话。技术好经验丰富的人,会对不同的电池状况做出判定,采用不同的处理手段,追求最佳效果。技术好的人和一个只会一种方法笨修的人,修复的效果差距非常非常大。蓄电池修复的主要方法就是补水和除硫,方法有很多类关键是看技术好坏,最好时可以把放电时间50分钟的电池修到120分钟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