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学生调查报告八篇
在人们素养不断提高的今天,大家逐渐认识到报告的重要性,其在写作上有一定的技巧。那么一般报告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学生调查报告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生调查报告 篇1一、调查目的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越来越差,学生越来越厌烦学习,即便是成绩优异的学生也或多或少的存在厌学情绪。为了了解学生学习兴趣的现状,弄清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教育教学的新思路,特进行此项调查。
二、调查对象
育英小学三年级、五年级部分学生,随机抽查。
三、调查方法及内容
调查采用问卷形式。问卷内容共有21项,18道选择题,三道问答题,具体为:
1、你喜欢语文学习吗?2、你认为语文学习重要吗?3、你想提高语文能力吗?4、你学习语文遇到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5、你认为以下哪种形式对你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最有帮助?6、你喜欢你的语文老师吗?7、语文老师上课用的主要是哪一种方式?8、你在课堂上常处于什么状态?9、上课时你能完全理解老师在课堂上的讲解吗?10、你在课堂上有没有得到老师的关注?11、课堂上老师会提问你吗?12、你能主动完成作业,及时预习、复习吗?13、你会经常不完成作业吗?14、写作业时,你能做到独立思考,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吗?15、你的老师是否经常在课堂上给你提供朗读的机会?16、你是否经常朗读课内、课外书籍?17、你喜欢写作文吗?18、你主动地写过日记吗?19、你认为造成你学习困难的原因主要是哪一方面呢?20、你希望老师能给你提供怎样的帮助,才能提高你的学习兴趣?21、你认为家长怎么做才能提高你的学习兴趣?
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90份,回收有效问卷90份,回收率达100 %。
四、调查步骤
1、设计调查问卷;2、学生问卷调查;3、收集相关数据;4、统计调查资料;5、分析调查结果
五、结果统计
五年级调查50人:非常喜欢语文学习的占80%,有时喜欢的占20%;认为语文学习非常重要的占90%,有些重要的占10%;学生认为学习语文最大困难是口头表达的有16人,占32%,是阅读的有16人,占32%,认为是习作的有18人,占36 %;认为学校、老师依靠开展学习方面的活动能提高学习兴趣的学生有33人,占66 %,认为经常鼓励自己能提高兴趣的有17人,占34%;认为家长经常辅导自己做功课能提高自己学习兴趣的有38人,占76 %,经常了解自己学习能提高学习兴趣的有12人,占24 %。
三年级调查40人:非常喜欢语文学习的占70%,有时喜欢的占30%;认为语文学习非常重要的占95%,有些重要的占5%;学生认为学习语文最大困难是口头表达的有12人,占30%,是阅读的有12人,占30 %,认为是习作的有16人,占40 %;学生认为学习兴趣受自身影响的占72%,受老师影响的18 %,受周围环境影响的有10 %;认为学校、老师依靠开展学习方面的活动能提高学习兴趣的学生有98%;认为经常鼓励自己能提高兴趣的100%;认为家长经常辅导自己做功课能提高自己学习兴趣的占83%,经常了解自己学习能提高学习兴趣的有17 %。
六、调查反思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影响学生厌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学生从主观上没有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有的学生因为不喜欢老师所以不喜欢语文,有的同学是因为上课得不到老师的帮助对学习失去信心,还有的同学是因为其家长缺少监督和检查的力度。深究其中原因,与以下因素有关。
第一,家庭因素。因为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就业困难,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可谓到了极点。家长只关注与升学有关的科目,给孩子上各种辅导班,其他的科目则不闻不问,认为语数学好就行,其他学科无所谓。其次学校的学生来自附近三个农村,家长的文化水平都不高,有的家长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观念陈旧,方法不得当,孩子做得好不知道表扬肯定,孩子做得不好不是打就是骂;有的由于家里只有一个孩子,对孩子过分溺爱,生怕孩子吃苦受累,只要是孩子不愿意做的事一律不让孩子做,在学习上也一样,只要是孩子觉得为难的问题,就会心疼地让孩子知难而退。长此以往,学生的兴趣没有得到有效的培养和提高。
第二,教师因素。教师片面追求分数,以分数来衡量学生优劣,导致学生偏爱语数,不关注其他学科,得不到全面发展。有些教师在教学中缺乏创新意识,不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尽管学校中已具备了多媒体等现代教学设备,但教师们仍习惯于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一本书进行说教,习惯于通过强化题型训练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教师教学语言不生动,教学手段不灵活,评价措施不到位,教学设计不新颖,枯燥的课堂,学生索然无味,难以调动大多数的积极性。
第三,环境因素。社会、学校、家庭是学生学习、生活赖以进行的主要环境,环境的优良潜在地干预着学生学习活动的过程,系统地影响着学习活动的效果。尽管这种影响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它对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性却是不容忽视的。良好的校园环境,团结向上的班级风气,和谐的家庭氛围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反之,则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四,个人因素。学生大体知道自己的读书目的,但在行动上,他们并不是很认真地学习,对所学的东西不是抱有浓厚的兴趣和持久的注意力。
学生厌学倾向比较严重,针对这一现状,课题组打算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实验工作,切实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1)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2)教师以学生"乐学、会学、会用"为指导思想,力求探索以兴趣教学贯穿课堂的教学流程:激发兴趣--输入信息--实践应用--体验成功。不断探索改进教学方法,采取多种教学形式和手段,课堂上要关注每一个学生,为学生创造一个生动、紧张而又愉快的学习环境,力求语文课堂教学形象化、趣味化、交际化,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3)课堂教学贯穿四个教学原则:以学生为中心、以兴趣为支点、以交际为目的、以任务为基础。
(4)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让学生写熟悉的内容,以“趣”激趣;以成功的喜悦,激发写作欲望;开展形式多样的作文活动,激发写作兴趣;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学生从阅读中汲取营养,利于学生从读学写,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这也是作文教学的基本途径。
(5)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和学生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建立民主、和谐、开放、轻松的课堂氛围,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情 ……此处隐藏13087个字……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小,能同意他们利用课余打工的家长还是不多。大多数的家长还是比较疼爱孩子的,不忍心让他们受苦。
(二)中学生零花钱的消费情况
(1)中学生零花钱的消费
调查数据显示:虽然父母疼爱自己的孩子但是他们的这些零用钱大部分跟朋友一起消费,占了被调查总数的64.89%,自己花去的占了被调查总数54.26%,跟父母一起消费的只占了被调查总数39.36%,其它的情况也占了30.85%,只要他们想要一般都会给的,那么他们都消费到那里去呢?
(2)中学生零用钱的三大"流向":购书、储蓄、买零食
调查结果显示:零用钱用来购买书籍的学生人数占了被调查总数的38.30%;进行储蓄占了被调查总数的77.66%;买零食、饮料等占了被调查总数的39.36%,这3类用途的中选率明显高于其他用途。而玩游戏(包括一些家庭用电脑游戏)的占了被调查总数的23.40%;体育运动花费占了被调查总数的18.08%用自己零用钱买衣服的(包括服装和鞋类) 占了被调查总数的19.15%。大多数的家长认为书籍是学生成长的精神养分,现在的文化书市也较为繁荣,课外的,课内的;娱乐性的,电脑知识类的;趣味爱好类的,文学小说类的,等等书籍在图书市场上都能买到,所以家长对于孩子购买书籍也持赞成态度,总希望孩子能多长知识,所以书籍消费成了学生零用钱的一大消费方向。他们购买的书籍大部分是报刊杂志、接着是漫画书分别占了被调查总数的43.60%、34.04%。大多数中学生们都把自己的零用钱用在了购书上,这实际上是中学生们对于文化消费的一种表现,许多青少年们朋友对未来生活充满着渴望,因此许多青少年通过各种各样的书籍来填充自己的业余生活和精神需要,这一现象应该引起家长们的注意。
(三)中学生的消费风格及消费观
现在的学生课余生活丰富了许多,市场经济已经使得消费领域无孔不入。无直接经济来源的学生也成了许多商家的目标群体。可是中学生在父母的监督下他们的消费观大有改进肆意挥霍只占了1.06%,看到合适的就买,相信自己的眼力占了37.23%,能省就省的占了36.17%,做好消费计划也占了32.97%,现在学生经济正在迅速发展:杂货店、文具店、书店、网吧、小吃摊、电脑游戏光盘店等等一应俱全,五花八门。市区一些商业街上也开出青少年用品专卖店,无疑都是瞄准青少年学生这一消费群体,不少知名运动品牌也把这一群体作为重点消费对象。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学生消费市场上也在进一步启动。
但是中学生在购买也会开始考虑在经济条件允许下,可以考虑占了被调查总数的60.63%,没什么看法的占了被调查总数的28.7%,不应该买的占了被调查总数的11.70%,不会因价格贵而不买的只占了被调查总数的7.45,他们同样要考虑商品的用途及价格它们分别占了被调查总数的69.14%、61.70%,款式及包装和是否符合时尚潮流的是他们接着要考虑的因素分别占了占了被调查总数的46.80%、38.80%,现在他们购买时看到合适就买,必要时才买,分别占了被调查总数的46.80%、35.11%,接着才是喜欢才买的占了被调查总数的27.66%,求异心理的只占了被调查总数的3.19%。这可以证明他们的消费观大有改进,不会盲目的消费。
学生调查报告 篇8一、调查目的与方法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经济的发展,我国城乡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改善,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作为当代的中学生,他们的消费状况如何呢?为了了解学生的消费现状,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我们从消费来源、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观念等方面进行了调查。
此次调查采用个别咨询的调查方法,共调查210人。调查以四中各年级学生为对象,其中初一学生120人,占调查人数的57.14%,初二学生50人,占调查人数的23.81%,初三学生40人,占调查人数的19.05%,男生100人,占调查人数的47.62%,女生110人,占调查人数的52.38%,因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二、四中学生消费现状与特点
1.中学生是经济上不独立的群体,大部分同学消费趋于合理。
调查中发现有95.7%的中学生的生活费用来源于父母的劳动收入,有4.3%的中学生生活费用来源于亲戚或政府救济。对父母经济上的依赖是中国学生的共性所在。大部分学生的消费趋于合理,每周的生活费用在50元以下的有57.8%,在50-100元的有32.2%,100元以上的有10%。平时上学,走路上学占38.7%,骑自行车上学占30.6%,坐公共汽车占10.7%,其他(坐出租车、父母单位的公车)占7.6%。在花钱时,能考虑到要节约、有计划或能想到父母赚钱辛苦的同学占78.8%。在穿着方面首先考虑到适合自己的有67.8%,不刻意模仿明星穿着打扮的同学占62.7%。这说明同学们能考虑自己的家情,做到适度消费。
2.少数同学超前消费、盲目消费现象严重。
……
3.学生的“人情消费”普遍,浪费现象严重。
……
4.穿着消费趋于高档化
……
5.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不协调
……
三、消费现状的原因的分析
任何一种现象都不是孤立地存在着,总是与一定的社会现象相联系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学生的不合理消费是多种因素的合力作用造成的。
首先整个社会在由温饱向小康过渡,现在的中学生都是家中的独生子女,家长们格外关注孩子们的身体发育和物质享受。只要有能力,家长对孩子们的消费很少会去限制。即使经济条件不怎么好,有些家长也会千方百计去满足孩子们的要求。于是,使孩子习惯了“以我为中心”的生活方式,形成了“吃的讲营养,穿的要名牌,用的需高档,玩的求排场”的生活标准。
其次,在社会上一些厂商对商品夸大其词。如,美观诱人的各类学习文具广告,形形色色的各类高档食品、名牌服饰等,漫天飞舞使得缺乏辨别能力的中学生无所适从。同时,有些大众媒介、影视文化等传播不恰当的消费观念和宣传不适宜的消费内容,使得中学生们过早的熟悉了成人的消费方式和消费标准,于是便追求名牌、讲排场,一掷千金。
四、对策和建议
既然学生消费的误区是多种因素合力造成的。那么要转变学生的消费观念,纠正学生的不良消费习惯,就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1.家庭是学生消费习惯养成的第一因素。家长的行为极易影响学生。因此,家长应积极配合学校和社会,教育子女勤俭节约,教孩子从小就懂得区别需要什么和想买什么。对子女的消费攀比、浪费不可纵容。
2.学校应加强对学生消费的教育、引导。学校可制定一套引导学生消费的计划和措施,及早引导学生学会理财并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3.社会是学生消费的大环境。因此培养学生科学的消费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社会应协调各方面力量,为学生创造一种轻松和谐、积极向上的消费环境,营造一种节俭光荣、合理消费的社会环境气氛,形成大家齐心协力关心消费教育的合力,为学生提供一种正确的消费导向。